豬隻解除禁宰、禁運 國產豬肉重返餐桌當主角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綜合報導。
點閱率:314
豬肉解禁,攤商重新開張。(蔡麗玉攝)
立冬進補,羊肉攤強強滾。(蔡麗玉攝)
歷經多日禁運禁宰的國內豬肉市場,昨(7)日凌晨零時起全面恢復毛豬拍賣、屠宰、屠體運輸及零售交易。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為避免長時間休市造成毛豬供需失衡,已責成農業部審慎執行產銷調節措施,穩定市場秩序與價格,保障豬農收益及消費者權益。
農業部日前宣布,自6日中午12時起開放活豬運送,並於7日零時恢復拍賣與屠宰流程,但為確保防疫安全,廚餘養豬仍暫時禁止,待查核與監控法制完善後再行評估。
昨(7)日適逢「立冬」節氣,是冬季的第一個節令,象徵進入進補時節。古人相信立冬需「補冬」以禦寒、補元氣,因此不少民眾趁著豬肉解禁當天,前往市場採買溫體豬肉與羊肉、雞肉等食材,準備烹煮羊肉爐、麻油雞、豬尾湯等暖冬料理。
傳統市場昨(7)日一早湧現人潮,豬肉攤重新開張,買氣明顯回升,羊肉、雞肉攤位同樣大排長龍;攤商表示,因民眾久未購買溫體豬肉,加上立冬進補需求,生意比往年更為熱絡。
業者普遍認為,豬肉解禁不僅穩定了市場供應,有助於恢復消費信心。隨著防疫措施持續落實,市場秩序逐步回歸常態,國產豬肉再度成為冬日餐桌上的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