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史展連結金門情感記憶 讓下一代更理解家鄉
縣長陳福海與中華集郵團體聯合會針對郵史文化推廣與展覽議題交流意見。(薛子軒攝)
為慶祝金門建縣110周年,推廣郵政文化與地方歷史教育,中華集郵團體聯合會理事長何沐源日前率副理事長侯昆明、亞洲集郵團體副主席陳友安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並由金門郵局黃獻武經理陪同。會中就文化局現正展出的「金門建縣110周年郵票郵史文物展」進行交流,並邀請縣長親臨展場參觀指導。文化局長陳榮昌、綜合發展處長魏志成亦出席會談,期盼透過合作讓郵史文化推廣更臻完善。
陳福海縣長表示,郵票雖然不大,卻承載著金門的歷史與情感。一封郵件上的郵戳、它走過的旅程,以及承載思念的信封,看似日常,其實都在記錄這座島嶼的發展與變化。過去金門身處前線、通信受限,能寄出一封信就是安心與希望的象徵;如今通信便利,這些郵史文物更讓我們重新理解金門在時代中的位置。他指出,文化的力量就在於讓人找到與土地的連結,縣府將持續透過展覽與跨域合作,讓文化走入生活,也走入學校,讓下一代更看見金門、理解家鄉。
文化局長陳榮昌表示,為慶祝金門建縣110周年,文化局主辦「金門建縣一百一十周年郵票郵史文物展」,並由中華集郵團體聯合會承辦、中華郵政台北郵局與中華集幣協會協辦。本次展覽自11月4日起在文化局大廳展出,展期為15天,邀集全臺郵票、印花稅票、鈔幣及郵政文物等珍貴收藏,內容橫跨不同歷史階段。展覽以郵政視角重新回望建縣110年的歷史軌跡,期盼讓更多民眾看見戰地生活、民間寄遞、僑批交流等真實片段,深化對金門文化脈絡的理解。他並指出,本次展覽也結合教育推廣元素,是一次藝術、史料與人文交織的文化盛事。
何沐源理事長指出,金門在郵史中具有獨特地位,無論軍郵歷史、僑鄉寄遞或戰地行政制度,皆屬國內郵政史研究的重要篇章。因此,能在金門建縣110年的重要節點舉辦郵史展覽,意義深遠。他也感謝縣府支持文化推廣工作,使郵政文化得以被更多人重新看見。本次展覽亦展出多項與金門密切相關的特色題材,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郵票設計、象徵戰地歲月的郵戳與信封、見證金門與海外情感連結的僑批郵政史等內容,讓收藏家得以交流切磋,也讓民眾有機會走近陪伴金門走過動盪與蛻變的郵政記憶。
會中,雙方也針對文化展演合作、郵政文創推展以及集郵教育扎根等議題交換意見,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互動,擴展郵政文化在金門的影響力。
會中也談到日前剛動工的山外郵局新建大樓,該大樓規劃設計為地下一層、地上四層的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物,外觀延續金門傳統的拱形柱列元素,展現簡約現代風格,內部將建構郵局、店舖及辦公室等,預計民國一一七年底完工。未來不僅是提供金融與物流服務的場所,更是人與人情感交流的橋樑,山外郵局仍將秉持「專業效率、永續創新」的理念,提供多元貼心的服務,成為大家信賴的好鄰居。
縣長陳福海表示,郵政服務在金門不只是一個業務單位,更是一個承載生活情感與地方記憶的重要節點。金門近年不斷推動交通建設、觀光升級與城鎮環境整備,郵政系統所扮演的金融、物流、寄遞角色,更顯其不可取代。他期許新建的山外郵局營業大樓,不僅成為貼近民眾生活的現代化公共服務空間,也能強化在地物流容量與運輸效率,讓郵政服務與地方發展同步提升。他表示,縣府會持續與中華郵政保持密切合作,讓這棟新大樓的完工啟用真正帶來民眾有感的改善。
陳福海縣長最後強調,文化傳承並不僅在於保存,更在於理解與延續。許多人童年記憶裡的家書寄件、遠方傳回的簡短問候,都是跨越距離與時代的情感連結,而這些故事值得被延續。他說,郵票與郵務印記記錄著金門每個時期的生活樣貌,也陪伴地方走過重要的歷史轉折。縣府將持續挹注文化能量,穩健推動展覽與典藏政策,讓金門成為一個有故事、有深度、以文化為底氣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