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藝術新浪潮席捲浯島 游於藝金門盟啟航揚帆

發布日期:
記者: 蔡麗玉/金城報導。
點閱率:130
上、廣達游於藝金門盟聯合開幕現場貴賓雲集;左下、各盟主學校獲獎盃與感謝狀;右下、副縣長李文良加油勉勵學子。(蔡麗玉攝)

上、廣達游於藝金門盟聯合開幕現場貴賓雲集;左下、各盟主學校獲獎盃與感謝狀;右下、副縣長李文良加油勉勵學子。(蔡麗玉攝)

由廣達文教基金會推動的「游於藝」金門盟,昨(12)日上午於金門縣中正國小活動中心盛大揭幕,為離島注入一股藝術教育的新能量。典禮現場冠蓋雲集,氣氛熱烈,展現教育界、文化界及地方政府攜手共推美感教育的決心。財團法人廣達文教基金會協理吳宛娟與副理盧卉婕特別跨海蒞臨指導,象徵金門地區正式加入全台藝術教育聯盟的重要里程碑。
中正國小做為金門盟盟主學校,負責教師研習、盟校管理與小尖兵培訓等任務,並結合金城國中、金湖國中、賢庵國小、多年國小及何浦國小等校,共同推展藝術教育在離島的扎根。此次以「共學、共創、共好」為願景,將藝術融入課程與生活,讓美感教育在偏鄉校園中綻放新光。
開幕典禮貴賓雲集,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特別到場致意,代表縣府表達對藝術教育的全力支持;包括縣府參議陳金增、教育處副處長董雲馨、社教科科長周祥敏,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科長張俊堯,以及東道主中正國小校長陳為信、金湖國中校長莊錦智、主任王為堯;金城國中主任楊弘安、多年國小校長張志猛、賢庵國小校長黃芸芸、主任董烱靈,何浦國小校長陳正字、主任李卓恩等各盟校校長與主任,共同見證這場離島藝術教育的重要時刻。
代表縣長出席的參議陳金增致詞時指出,宋代是中國文化藝術最為興盛的時期,書畫與文人美學對後世影響深遠。他強調,日本美學的根源可追溯至宋代精神,而宋人書法注重心靈的表達,這正是今日教育應培養的美感素養。陳金增肯定廣達文教基金會長期推動「游於藝」計畫,讓藝術在偏鄉發光,縣府將持續扮演最堅實的後盾。
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指出,「游於藝」計畫讓藝術走入生活、進入校園,為離島學童開啟新的學習視野。他表示,金門的學生充滿活力與想法,透過藝術學習文化,能培養自信,展現金門的軟實力。
典禮由金湖國中九年級學生林玥潼擔任司儀。她於113學年度參加「第十六屆廣達游於藝獎導覽達人競賽」中學組全國決賽中,以清晰結構與真摯表達脫穎而出,榮獲全國首獎及「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獎」,成為金門首位奪得該項殊榮的學生。
在全台22縣市及海外臺灣學校共1,641件作品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林玥潼的表現讓離島教育界倍感振奮。她在典禮主持時展現穩健台風與感染力,笑說:「能站在這裡,是因為老師給我很多鼓勵,也讓我學會用藝術說故事。」這位來自金湖的明日之星,為金門地區的藝術教育寫下亮眼的一頁。
開幕典禮以中正棠風舞蹈團的舞蹈表演揭開序幕,學生以優雅舞姿詮釋宋代藝術的美學精神,展現中正國小的美感教育成果。隨後,三位學生楊喬嫣、楊喆惟、許宸伃換上古裝登場,化身「小小導覽員」,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走進宋代藝術的世界。
其中405班的許宸伃更以流利的金門話導覽「文房四寶」,將本土語言融入藝術解說,創意十足。小尖兵王皓筠亦分享導覽經驗,「導覽讓我更認識宋朝畫作,也讓我學會勇敢說話。」這些孩子純真自然的分享,正是藝術教育潛移默化的成果。
中正國小多年來積極推動「游於藝」計畫,成果卓著。多年國小陳庭玉、黃博弘在歷屆導覽達人競賽中分別榮獲首獎與佳作;中正國小許芯綾、郭宇紘亦屢次在比賽中奪得優等與首獎佳績。今年更由金湖國中林玥潼奪得全國冠軍,中正國小則榮獲「遊藝亮點獎創意教學」,為金門教育界再添榮耀。
中正國小校長陳為信表示,藝術教育不僅是美感的培養,更是一種思考與表達的歷程。「我們希望孩子能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美,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世界的理解。」他特別感謝縣府在教育經費上的支持及廣達基金會的長期陪伴,使偏鄉孩子也能享有豐富的藝術資源。
今年金門盟展覽以「宋潮好好玩」為主題,透過多媒體展演、互動導覽與創意策展,讓古典藝術以現代語彙重新呈現。展覽自中正國小出發,將巡迴至金城國中、金湖國中、多年國小、賢庵國小及何浦國小,展期橫跨半年,遍及金門東西兩半島。
屆時,各校小尖兵將化身導覽員,帶領師生一同探索宋代藝術的世界,讓美在校園與生活間萌芽。金門盟的成立,象徵離島藝術教育進入新階段,同時展現跨校合作與共學精神的典範。
廣達文教基金會協理吳宛娟表示,「藝術不是遙不可及的殿堂,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當孩子在導覽、創作與表演中找到自信,那就是藝術教育最動人的時刻。」
隨著「游於藝」金門盟的正式啟動,金門地區的藝術教育將更具系統性與深度。縣府、基金會與學校攜手合作,讓藝術不僅停留在展覽牆上,而是走入每個孩子的心中。隨著展覽巡迴展開,這股藝術之風將持續吹拂金門的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創作與美感中成長,為離島教育寫下繽紛而亮麗的文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