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村榮獲環境部銀級認證 展現低碳永續家園典範
金寧鄉古寧村榮獲環境部「低碳永續家園評等」銀級認證殊榮。在第二階段現地評核中,環境部委員親赴古寧村實地考察,對該村在資源有限情況下仍能靈活運用、展現強大整合力的成果表示讚許。(環保局提供)
金寧鄉古寧村榮獲環境部「低碳永續家園評等」銀級認證殊榮。在第二階段現地評核中,環境部委員親赴古寧村實地考察,對該村在資源有限情況下仍能靈活運用、展現強大整合力的成果表示讚許。(環保局提供)
為呼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趨勢,金門縣政府環保局持續推動村里層級的溫室氣體減量與低碳永續行動,協助各地社區邁向節能、綠色與永續的生活方式。今年金門再傳捷報—金寧鄉古寧村以具體低碳作為及在地特色,榮獲環境部「低碳永續家園評等」銀級認證殊榮;同時,金寧鄉榜林村及烈嶼鄉上林村亦分別獲得銅級認證,展現金門在基層推動低碳轉型的卓越成果。
環保局指出,「低碳永續家園評等認證」是環境部推動地方永續發展的重要政策之一,透過社區參與機制,讓節能減碳、綠色生活及生態保育等理念在地化、日常化。評等共分為銀級、銅級及報名成功三級,認證制度已行之多年,是衡量地方社區永續行動的重要指標。目前金門縣37個村里中,已有27個完成認證,其中5個獲銀級、22個獲銅級,認證率達73%,村里層級參與率為全國第一、認證率亦居全國第二,顯見金門在推動低碳社區的決心與能量。
古寧村此次能夠脫穎而出,關鍵在於社區居民長期積極參與環保行動,並善用在地生態、人文與教育資源,打造具代表性的低碳生活樣貌。在第一階段書面審查中,古寧村以「生態綠化、綠能節電、綠色運輸、低碳生活、永續經營」五大面向呈現豐碩成果,展現社區整合資源、持續推動的決心與成效。
在生態綠化面向,古寧村推動社區農園及綠牆計畫,鼓勵居民利用閒置空地種植花木與蔬菜,不僅綠美化環境,也促進社區交流與糧食自給。更特別的是,村內建立了「水獺生物廊道」,作為野生水獺棲息與遷徙的安全空間,兼顧生物多樣性與生態保育。
在綠能節電方面,村內積極導入節能設備與照明系統,推行綠色採購,降低能源消耗,同時透過節能宣導與居民自主檢視,培養節電習慣。
低碳生活方面,古寧村展現豐富的創意與社區凝聚力。為減少民俗活動碳排放,村內購置電子鞭炮機取代傳統紙鞭炮,兼顧環保與文化傳承,並結合古寧國小共同推動低碳永續教育,讓環保觀念從小扎根,社區志工更推廣「石蚵文化低碳旅遊」,透過導覽解說及永續觀光模式,讓旅客深入認識在地生態與漁村文化。此外,村內定期舉辦低碳飲食與共餐活動,倡導使用當地食材、減少浪費,並持續參與防救災演練與訓練,展現社區的韌性與行動力。
在永續經營方面,古寧村不僅完成多項低碳作為,更取得內政部頒發的「韌性社區一星標章」認證,顯示該村在災害防治與社區自主應變能力上的持續努力。這些成果在委員書面審查階段即獲高度肯定,全數一致通過,進而進入現地評核階段。
在今年10月舉行的第二階段現地評核中,環境部委員親赴古寧村實地考察,對該村在資源有限情況下仍能靈活運用、展現強大整合力的成果表示讚許。村內各項設施與活動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地為根」的推動理念,居民自發參與、分工明確,形成良性循環。
評審委員於會後座談中表示,古寧村能以在地文化為基礎,串聯教育、旅遊、保育等面向,具備長期發展潛力。委員並建議,未來可強化志義工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協作機制,發展具系統性的永續運作模式;同時結合環境教育解說活動,建立「老中青三代共學、共行」的傳承體系,邁向環境部未來金級「生態樂土」的更高目標。
環保局表示,低碳轉型的關鍵在於村里社區的行動力。唯有從「點」(社區)出發,透過「線」的串聯推廣,最終擴展為「面」的普及,才能讓減碳觀念深入每位民眾的生活之中。金門縣多年來積極推動社區培力與環境教育,鼓勵居民自主參與減碳行動,逐步建立民眾對環境議題的認同感與責任意識。
未來,環保局將持續推廣環境部「低碳永續家園評等推動計畫」的參與機制,透過辦理社區訪談、盤點村里資源、舉辦培訓與宣導課程,並輔導社區完成認證申請,協助村里發掘在地特色、整合減碳行動。同時,也將強化跨局處合作及社區夥伴關係,推動節能建築、再生能源應用、綠色交通及生態保育等具體措施,提升地方韌性與環境品質。
環保局強調,「低碳金門、淨零永續」不僅是一個願景,更是一項需要全民參與的長期工程。從電子鞭炮的創新轉型,到水獺棲地的生態守護,古寧村以行動證明,只要從生活細節做起、從社區合作出發,金門這座美麗海島定能在永續的道路上持續發光,讓環境友善與人文溫度並存的低碳家園,成為未來世代引以為傲的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