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筆通神」李奇茂百年紀念展展至11/21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點閱率:99
金門大學辦理「以筆通神~李奇茂大師百年紀念展」,展期至11月21日,筆下人物刻畫深入靈魂,充滿生命力。(許加泰攝)

金門大學辦理「以筆通神~李奇茂大師百年紀念展」,展期至11月21日,筆下人物刻畫深入靈魂,充滿生命力。(許加泰攝)

金門大學李奇茂美術館辦理「以筆通神~李奇茂大師百年紀念展」,展出李奇茂大師經典水墨人物創作,展期即將落幕,至11月21日,金大校長陳建民歡迎藝術界、民眾把握難得機會前往金大欣賞這位藝術巨擘的時代風華。
為紀念一代水墨畫大師李奇茂教授百歲冥誕,由雲台藝術研究中心串聯多地舉辦「李奇茂百年展」系列活動,其中,配合金門大學29週年校慶,於金門大學李奇茂美術館推出「以筆通神~李奇茂大師百年紀念展」,展出李奇茂大師經典水墨人物創作,向臺灣近代水墨大師致敬。
金大指出,本次紀念展以「以筆通神」為題,展出李奇茂大師各時期代表作,內容涵蓋人物、民俗、動物及風土題材。更珍貴的是,他早年於金門地區創作的寫生作品,充分體現其筆墨精神與對戰地生活的深刻體悟。策展人陶文岳教授指出,本展不僅回顧李奇茂的藝術生涯,也希望讓觀眾重新思考「傳統水墨如何與當代精神對話」。李教授的水墨作品灑脫而深邃,他許多創作皆淋漓盡致、一氣呵成。他認為,創作不應有西畫與國畫之分,應懂得傳統與創新的意境與意義,最重要的是保留東方的精神。其作品向來敢於向形式挑戰,「勇於破壞,不墨守成規,追求創意的心境」,正是他勇於突破傳統,不斷求新進步的主因。如同最常提到自己的創作:「永遠沒有滿意的作品,明天的創作會比今天更好。」
金門大學校長陳建民表示,李奇茂大師一生致力於水墨創新,其創作兼具傳統底蘊與現代氣息,與金大「人文藝術融入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在校慶之際舉辦此展覽,除了紀念台灣現代水墨藝術巨擘李奇茂大師(1925–2019)誕辰一百週年,表達對大師的崇敬,同時展出已故知名西畫家顧重光教授的作品,兩位藝術家皆為臺灣重要畫家與藝術教育家,藉以傳承其深厚的人文藝術精神與創作理念,也象徵金大在藝術教育上的延續與創新。
金大指出,李奇茂大師在擔任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主任期間,特別延攬顧重光教授出任該校駐校藝術家,兩位藝術家志趣相投,互相啟發,成就了一段臺灣藝術教育史上珍貴的友誼與合作。本次展覽對金門藝文界而言,更是一場難得的藝術盛宴,展覽不僅緬懷李大師的藝術風範與人格典範,更期望觀眾能感受到他在藝術創作、教育推廣與人生哲思上的深度與廣度。
金大表示,李奇茂教授與金門的深厚淵源可追溯至民國47年(1958),當時他在金門服役,恰逢震驚國際的「八二三砲戰」。戰況慘烈之際,一枚砲彈擊中駐地旁的古老廟宇,造成建物焚毀倒塌,駐地官兵幾乎全數陣亡,唯獨李教授奇蹟般毫髮無傷。戰後,他在斷垣殘壁間尋獲一尊完好如初的「媽祖」神像。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尊媽祖像後來牽引出他人生中美好的姻緣。這段生死交關的戰地經歷,也讓他與金門結下了一生不解之緣。李大師的許多作品都是以金門為題材來創作,從金門早年的常民生活、戰地風情、到金門民俗、風景、古厝等,李大師筆墨瀟灑、氣韻生動,人物刻畫深入靈魂,創作許多有關金門映象的作品,筆下人物市井小民都充滿生命力,呈現金門充滿濃厚人情味的風土民情。因此,晚年時,他將珍藏畫作捐贈予金門大學,成立「李奇茂美術館」,並受聘為該校名譽講座教授。他以「心懷金大,藝傳四海」自許,期盼透過藝術教育,將人文精神與藝術理想廣為傳承。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