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穩健推動縣政 跨局處合作強化交通、觀光與社福

發布日期:
記者: 陳冠霖/縣府報導。
點閱率:114
金門縣政府召開114年第11次主管會報暨縣務會議。
(陳冠霖攝)

金門縣政府召開114年第11次主管會報暨縣務會議。 (陳冠霖攝)

金門縣政府13日召開114年第11次主管會報暨縣務會議,由縣長陳福海主持,針對城區交通、觀光運動賽事、安全稽查、微型電動車管理、公有地使用、文化標案與社福政策等多項縣政議題進行討論。陳縣長指出,縣府的治理核心在於協調、溝通與落實,各局處必須掌握民意、確實執行,讓縣政推動更為穩健,整體施政面貌也能持續提升。
在城區交通部分,針對民生路偏心車道造成的使用不便,觀光處與工務處已於近日邀集議員、鎮代會及相關單位研商,決議取消原收費停車格並配合科技執法管理停放時間,維持計程車排班區,並調整卸貨區位置、限制卸貨時段,同時增設婦幼及身心障礙停車位,以提升民眾就醫與臨停需求的便利性。關於民生路11巷是否改為單行道及增設卸貨空間,將由里長與里民充分溝通後再提送道路交通安全會報審議。
對此,陳縣長表示,交通動線調整須回到民眾實際需求,相關政策必須在充分協調後一次到位,避免反覆修改造成觀感不佳。他強調,負責單位不能將責任推給廠商,縣府必須主動要求施工品質與整體道路恢復,以確保城區交通秩序逐步改善。
針對2026金門馬拉松的整體策略,教育處與觀光處提出行銷與活動方案,包含配合淡季旅遊行銷計畫、推出跑者打卡活動、鼓勵留宿獲得特色禮品、結合旅展與外部大型活動曝光等方式,並已就向隅問題協調船舶及航空公司加開班次。陳縣長指出,金門馬拉松行之有年,已具相當品牌基礎,未來應結合觀光元素、運動特色以及場景亮點,使賽事更加獨特並提升跑者回流意願。他請教育處、觀光處以及金酒公司共同投入,透過行銷包裝、宣傳策略與賽道規劃,打造具有金門文化意象的賽事,讓跑者「來了還想再來」,並帶動住宿、餐飲等地方產業。
在食安與公安議題上,衛生局提出食安SOP制度、常態督導GHP查核與抽查機制,並配合社會處將社福機構納入查核範圍。消防局則以四大計畫為核心,執行公共安全檢查、設備申報、消防管理與防焰規制,並公布最新查核數據。此外,社會處另加強社福機構的用電自主管理、消防申報、弱電與設備維護,並安排夜間及不定期無預警查核。
陳縣長表示,金門規模雖小,但任何事故都會放大為全島風險,必須採取更嚴謹的管理。他請衛生局、消防局與社會處共同建立更標準化的稽查SOP,包括學校營養午餐、社福機構餐食及旅宿餐廳的管理,都必須提高查核頻率並加強第一線人員訓練。他也指出,要求必須搭配資源,若機構在設備或改善上有所需要,縣府應適度提供協助,讓服務品質與安全標準得以同步提升。
針對小三通恢復後大量陸客使用微型電動車的交通安全議題,觀光處與警察局已透過任務編組多次聯合稽查與加強宣導,並於重要路段增設「禁止機慢車」標誌,製作105秒宣導影片在碼頭、船舶、LED看板與公車投放,同時大量發放宣導小卡給旅宿及租賃業者使用。警察局並提出取締成效,自113年9月底至114年10月已累計取締763件違規。
陳縣長表示,隨著兩岸交流增加,微電車已成為重要交通風險管理工作,相關單位須提高執法強度、整合道路指引、完善標誌設置,並對業者要求一致資訊,以從源頭降低旅客誤判風險。旅客不熟悉道路,加上車輛輕巧、無需駕照,又常依賴手機導航,風險大幅提高。他指示警察局與觀光處研議更明確的管理措施,包括路線規範、標示清楚化、租賃資訊透明化與執法強度提升,並應評估部分道路是否應禁止微型電動車行駛,以建構更安全的旅遊環境。
在提升消防訓練能量部分,財政處指出,金沙分隊後方空地已由消防局規劃為訓練基地用地。陳縣長表示,同仁的安全與訓練最為重要,訓練基地建置相關預算可在合理範圍內充足配置,因為消防訓練是確保第一線人員安全的關鍵,應趁目前時機完整建置。他強調,金門位處戰略位置,面對災害、緊急事件與未來可能的變化,訓練基地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建設,務必讓訓練場域具備完善設備及操作空間,以符合未來需求及金門特殊地理位置所需的防救災能量。
會議中亦討論社福制度的永續性。陳縣長指出,金門長期以現金補助做為主要社福模式,但每年投入約20億元,未來恐遇財政瓶頸。他表示,社福應逐步轉型為「打造友善環境」,包括照護服務、健康促進與家庭支援等方向,並應研究是否以點數或可用於照護消費的方式取代現金,提高彈性與永續性。他請社會處提出制度轉型的具體方案,並在法規與預算上給予支持。
文化園區C後棟標案四度流標後,文化局已提出調整策略,包括延長設計期程至三個月,以提升建築師投標意願。陳縣長表示,只要是因預算、期程、制度等問題導致廠商卻步,單位就應主動提出調整,縣府會協助排除瓶頸,避免長期流標影響文化園區後續進程。他認為文化建設關係整體城區風貌,招標條件應兼具彈性與務實,確保工程能順利推動。
談及近年鄉鎮違建問題,陳縣長表示,金門都市計畫的限制確實讓部分民眾在不明法規下誤觸違建,但縣府必須建立「第一時間告知」制度,避免民眾投入大量成本後才面臨強制拆除。他請城鄉發展處建立固定窗口,並與鄉鎮公所合作,即時通報可疑工地,從源頭預防,而非事後補救。他也提醒施工業者要遵守法規,避免因違法施工而遭到吊照。
縣長陳福海勉勵各主官保持敏銳度、主動性與責任感,指出金門的每條道路、每座公園、每棵路樹都是縣府形象的一部分,必須以團隊整合精神共同維護。他並表示,只要是對的事、對的政策,縣府一定全力支持,未來將持續強化跨局處合作,讓金門在行政品質與縣民生活面向上更加提升。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