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讓長者吃得對吃得巧 金城辦銀髮好食料理交流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峻魁/金城報導。
點閱率:111
金城舉辦「銀髮好食‧幸福滋味」後浦料理交流。(鎮公所提供)

金城舉辦「銀髮好食‧幸福滋味」後浦料理交流。(鎮公所提供)

隨著社會趨於高齡化,長者照顧也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而長輩們在飲食上的需求更是需要注意,金城鎮公所昨(十六)日舉辦一場「銀髮好食‧幸福滋味」後浦料理交流活動,邀請金城轄區內有參與供餐的社區共襄盛舉,由社區各自準備兩道供餐料理,在活動現場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並透過專業營養師的講評,讓社區供餐可以更精緻美味,也更符合長輩的營養需求。
「銀髮好食‧幸福滋味」後浦料理交流活動由金城鎮公所主辦,金門縣衛生局社區營養推廣中心、金門農工、金門縣餐飲業職業工會共同協辦,於昨日早上九點半開始,在金城鎮公所五樓金城樂齡學習中心舉行。鎮公所也特別邀請具備營養、料理、食品專業的衛生局營養師陳芊彤、金門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李欣玫、金門縣餐飲業工會副總幹事黃宜鈞三人,來為各社區精心準備的料理進行講評,並且提供如何改進,讓長輩吃得健康與美味。
這場「銀髮好食‧幸福滋味」後浦料理交流活動,邀請目前有在辦理定期以及不定期供餐的社區,分別有後豐港社區發展協會(交流的料理為三色蛋、冬瓜夾)、北門社區發展協會(交流的料理為豆香水餃節瓜蛋、花椰蒸鮭盤)、富康一村金城新莊社區發展協會(交流的料理為豆薯炒雞胸肉丁、芋頭丸子)、庵前社區發展協會(交流的料理為肉末豆腐蒸蛋、金鑲玉海陸總燴)、前水頭社區發展協會(交流的料理為南瓜雞肉丸豆腐煲、金沙黃金豆腐)、東門社區發展協會(交流的料理為清蒸魚、炒米粉)、金門城社區發展協會(交流的料理為紅燒獅子頭、時蔬炒麵)、向陽吉第社區發展協會(交流的料理為金門芥香福氣丸、浯島黃金雞湯)等八個社區協會,一起參與交流,彼此互相學習,讓社區供餐可以更色香味俱全。
金城鎮代表蔡宗儒表示,他過去曾經提案建議公所定期辦理「社區廚藝教室」研習課程,邀請專業講師以示範與實作方式,引導社區供餐團隊及關懷據點志工提升健康飲食知能,昨日活動更邀請到產官學界的專業人士來為料理講評,他樂見公所可以舉辦此類活動,讓社區之間可以互相觀摩學習。
蔡宗儒還說,未來若是公所可以舉辦相關課程,也建議內容融入飲食質地調整的概念,協助學員依據長輩牙口及吞嚥狀況,製作軟質、細緻又兼具營養的友善餐點,讓牙口不佳的長者也能安心享用美味食物。而這項廚藝教室的課程,也有機會可成為社區交流的平台,藉由分享食材運用、料理技巧與創意,促進各據點相互借鏡,整體提升社區供餐品質。透過完善的培訓機制,不僅能強化志工的健康飲食觀念,也能讓長者吃得更健康、更輕鬆,進一步提升在地照護量能,營造更友善的高齡生活環境。蔡宗儒還感謝金城鎮公所團隊籌辦後浦美食料理研習,以及所有參與的社區志工,相信未來社區供餐服務將能更臻完善、更貼近長者需求。
金城鎮公所社會課表示,公所基於照顧長輩的飲食需求,同時也希望推廣高齡友善飲食的觀念,因此結合社區照顧據點、志工團隊舉辦昨日的料理交流活動,主要也是希望提升據點餐食實際的實務能力,也透過營養師的說明來推動國民健康署積極倡導的「質地調整飲食」概念,協助社區志工烹調出讓長者也可以「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的美食,增加長輩參與供餐的意願,營造友善用餐環境、飲食文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