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水獺 信義社區、小徑社區並列第一
「友善水獺生態服務給付社區輔導計畫」發表成果。(產發處提供)
金門縣政府與上善生態有限公司16日於金門縣農業試驗所辦理「114年金門友善水獺生態服務給付社區輔導計畫」成果發表會,邀集各參與社區代表共同出席,展現金門在地推動水獺友善環境的豐碩成果。該計畫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村再生基金補助,並以「山村綠色經濟永續發展計畫」為推動識別,透過社區參與與跨域合作,共同推動「人與自然共榮」的生態願景。
本年度共有20個社區及團體參與計畫,成員透過棲地改善、巡護紀錄及生態監測等多元行動,展現地方自主參與生態保育的活力與決心。經多項成果評選,由金湖鎮信義社區發展協會與金湖鎮小徑社區發展協會表現優異,並列第一名,金沙鎮官澳社區發展協會則榮獲第三名。這些社區在推動友善水獺行動過程中,展現出兼顧生態與地方文化的實踐成果,為金門建立生態保育與社區發展並行的新典範。
金門縣政府產業發展處表示,「友善水獺生態服務給付社區輔導計畫」的推動,不僅是生態保育的實踐,更是金門社區共同參與友善生態的具體行動。透過「生態服務給付(PES)」機制,公部門能與民間力量緊密結合,支持社區以環境友善的方式守護自然資源,形成促進生態永續與社區發展的正向循環。
成果發表會現場由影片展示各社區的行動紀錄與棲地改善成果,讓參與社區民眾更直觀地理解生態保育與生活環境的密切關聯,未來縣府與輔導團隊將持續陪伴各社區深化行動方案,強化跨域合作,讓水獺保育成為金門生態永續的共同語言,攜手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綠色島嶼。
縣府預計於11月下旬發布「115年金門友善水獺生態服務給付計畫」申辦事宜,歡迎對水獺有興趣的社區團體踴躍報名參加,一起打造金門生態永續島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