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愛的年度匯聚 金門56位善行楷模獲表揚
金門公開表揚56位善行楷模,善的力量在島上持續擴散。(蔡麗玉攝)
為弘揚善行義舉並肯定長期投入公益的地方力量,金門縣政府與金門縣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昨(16)日在金湖昇恆昌飯店共同舉辦「114年好人好事代表頒獎典禮」。金門縣政府副縣長李文良、縣議員王秀玉、金門縣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理事長王國代、常務監事洪燕玉、榮譽理事長王添泉、中華民國好人好事運動協會常務理事王水彰、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縣府社會處處長王茲繐、工務處處長陳家輝、金沙鎮代表會主席周水土、金門縣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理事長張光海、金湖鎮公所社會課長許晏瑜、消防局金寧大隊長董紀瑋、洪成發議員秘書方榮森、金城鎮代表許燕輝、協會顧問、理監事幹部,以及好人好事受獎代表與家屬等各界來賓均出席盛會。典禮由副縣長李文良代表陳福海縣長頒贈獎盃,另縣議會王秀玉議員代表議長致贈得獎者禮券,及協會王國代理事長頒贈榮譽獎狀等,共同表揚社會人士及在學學生共56人,場面溫馨隆重。副縣長李文良致詞時表示,每一位善行代表都是社會的光亮,他們以行動展現無私精神,值得肯定。他指出,「行好事、做善事」不分年齡階層,不論是協助社區、關懷弱勢、投入志願服務或在校園中主動助人,皆能為社會注入正向能量。
李文良說,縣府團隊始終重視公益與社會服務,本次與協會共同舉辦表揚典禮,不僅是肯定,也是鼓勵,希望善行能持續向外擴散。他感謝各界共同努力,並指出:「因為有你們,金門變得更加溫暖美好。」他也期望更多民眾加入公益行列,一起打造更友善和諧的生活環境。
金門縣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理事長王國代致詞時,首先感謝縣政府與縣議會大力支持,其中縣議會今年提供每位得獎者500元禮券,象徵公私協力的善意。他也感謝歷任幹部與會員長期耕耘,讓好人好事運動得以持續擴散。
王國代表示,受獎者的善行遍布校園與社區,溫暖周遭,更彰顯金門長久以來的善良風氣。他強調,協會多年來致力推動「日行一善」理念,而今年43名學生的獲獎,更證明善行教育在校園中已逐步內化成習慣。
他勉勵所有得獎者,「一日做好人、永遠做好人;一日做好事、永遠做好事。」希望大家持續將善意擴散至生活每一處,使正向風氣在島上生生不息。
今年典禮中,中華民國好人好事運動協會常務理事王水彰特別宣佈,金門縣共有兩名人士榮獲全國「八德獎」,成為地方之光。分別為金門縣好人好事運動協會推薦的洪成發議員,以及金門縣消防局推薦的金寧分隊長李岳峰,兩人將於12月10日前往台北參加全國表揚大會。
王水彰肯定金門在推動善行文化上的努力,包含縣府、協會及社團間緊密合作,使金門多年來在全國好人好事運動中表現突出。
今年受獎者中,社會組13人、各級學校組共43人,從國小到大專學生皆因孝親、敬師、助人和善行事蹟獲得表揚。本年度金門縣好人好事代表表揚共56人,獲獎人員:
社會組13人:
江春梅、吳明治、林明練、周佳慶、鄭秀卿、黃恒鈞、黃莉莉、戴河成、胡巧荊、李振世、陳國祥、呂嘉輝、張祉道。
各級學校組43人:
國立金門大學-鄭睿宜、張堃浩、洪嘉妤。
國立金門高中-黃琳騰、郭家澤。
國立金門農工職校-吳語晴、崔閎鈞、陳香寧。
金城國中-吳昊澤、洪偉豪、黃琪恩。
金湖國中-林泰甫、黃昱晨。
金沙國中-柯品瑄。
金寧中小學(國中部)-王駿騰。
烈嶼國中-洪晨瑜。
中正國小-林宇婕、董柚頡、李紹榳。
古城國小-黃湘芠。
賢庵國小-許婷斐、蔡松航。
金湖國小-李宥磊、蔡松宇、許庭瑀。
柏村國小-謝榕恩。
開瑄國小-張羿瞳、孫詡恩。
正義國小-陳宥蓉。
多年國小-陳姵妡。
金沙國小-黃子郡、陳宥穎。
安瀾國小-陳禹帆。
何浦國小-陳采羚。
述美國小-莊秉翰。
金寧中小學(國小部)-莊元宜。
金鼎國小-王若函、翁芷萱。
古寧國小-鄭聿彤。
湖埔國小-楊上霆。
卓環國小-方劭元。
上岐國小-李佳宜。
西口國小-江珮君。
在昨(16)日舉行的表揚大會上,現場鄉親紛紛對協會理事長王國代長年投入公益的付出表達高度肯定。多年來,他身兼至少九個公益團體的幹部或副理事長身分,無論是社區活動、廟宇事務,或是弱勢族群的緊急需求,只要有人開口,他總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毫不遲疑。
對於外界的稱讚,他依然謙遜如常。王國代強調,他從不是「掛名人士」,更不是「空降部隊」。一路走來,他始終以最踏實的方式、從最基層的志工角色做起,就像他常說的,「所有的力量,都是從一雙手、一個步伐累積而來。」以他參與的金門紅十字會為例,十年間,他沒有大張旗鼓,也未追求任何名位,只是默默在每一場任務中現身:搬運物資、協助活動、陪伴需要的人。時間愈久,他的身影愈成為夥伴與鄉親的安定力量;正因如此,他最終獲得大家的信任與肯定,被推舉承擔更重要的責任。
回望這段歷程,他沒有豪言,只以質樸的語氣說道:「公益不是靠說,而是靠做。看到有人需要,就去做。」簡單的一句話,卻濃縮了他十年來的實際行動,也是許多基層志工共同的心聲。
王國代也期盼,未來能有更多年輕人投入志願服務。他相信,善行需要傳承,也需要跨世代接力;當一個人願意伸出手,就會帶動另一個人跟上,善意便能在社區中不斷擴散、延續,為金門增添更多溫度與力量。
今年獲獎者年齡跨越廣、領域多元,呈現金門善行文化的全面性。國小學童在日常中展現孝親與互助;國高中與大學生主動協助同學與社區;社會組受獎者更是多年深耕志願服務的力量,用時間與行動支撐地方的公益需求。主辦單位表示,表揚活動不是只有記錄善行,而是期望透過公開肯定,鼓勵更多人投入行善行列,使善意於金門持續循環。
114年好人好事感恩盛典在熱烈掌聲中圓滿落幕。縣府與協會均強調,推動善行文化並非一時活動,而是持續性的社會善工程。期待透過每位善行代表的力量,讓金門成為更有愛、更溫暖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