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古話今說 胡璉基金會與文教單位邀青年參與對話

發布日期:
記者: 高凡淳/綜合報導。
點閱率:83
「古話今說」海報截圖。(胡璉基金會提供)

「古話今說」海報截圖。(胡璉基金會提供)

掃描QR Code報名

掃描QR Code報名

由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結合金門學研究會與金門大學通識中心及浯洲書院,共同舉辦「古話今說,青年作伙創新金門文化」,活動時間於11月23日上午9點起,於金門大學綜合大樓207教室舉辦,邀請在金門的年輕人以及對金門文化有興趣的鄉親一同參與這場文化對話。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指出,活動邀請金門學研究會不同領域專長的前輩們,將金門島的故事古話今說。與青年們敞開對話,一起聊聊過去、說說現代、想像未來。活動共分成四場,分別由周志強、葉鈞培、吳啟騰和陳邦祥,分享各領域金門文化研究與創新的心得。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說明,第一場:我愛聽故事、我想說故事。由周志強老師分享如何從一個愛聽故事,成長為一個想說故事,最後用現代的方式重新寫故事。聊他如何將金門古老傳說和歷史記載,以武俠小說的形式重新詮釋金門的故事?如何創作桌遊讓文化活動躍然紙上,讓大家可以來趟桌上的浯島迎城隍?還讓島嶼的鳥類述說屬於牠們的故事,在生活中細細觀察、聆聽大自然說故事給你聽。
第二場:我的家鄉、我的愛,塔后民居的故事。由葉鈞培老師細說屬於金門塔后老房子的故事,帶領大家尋幽訪古。從村內的廣播電台、救護連、工兵部隊到戰車營的入駐,軍事單位不僅改變了村莊的人口結構,也重塑了其空間布局與生活節奏。打石間、豆腐間、燒酒間、「九八行」、拳頭館、戲班、打鼓間,以及電視古裝劇中的義庄—「舍屋」都曾經坐落在這座村莊裡。村里的房子不僅僅承載了居民的生活,也譜成了一頁頁的故事,就連屋子本身就很有故事性了!
第三場:海會枯石會爛,消失的金門古河道。由吳啟騰校長談尺度達億萬年之久的金門故事│亙古以前海上的兩個岩塊被古老河道分隔著,千萬年之後河道沉積了萬代厚實的紅土。層層的歲月將兩個岩塊黏著成了這座蝴蝶般的島嶼。有關造山運動的詩篇,則在軍人鑿開山體之後,讓大家赫然的在岩石的紋理中發現了曾經的熔岩,如何在漫長的冷卻過程中析出了他的身分。地質歷史沒有消失,只是悄悄的埋沒在岩石與土壤的沉積當中,透過觀察與探索讓金門的地質歷史得以重現。
第四場:金聲古音,聽金門話怎麼說。由陳邦祥老師說說那些藏在日常生活中,一千年多前的古腔調。現代的金門人說著古代中原人的腔調,漢語的遺跡就留在這方島嶼上,金聲古調就迴盪在幼時聽阿公阿嬤說的故事裡。隨著現代化的進程,過去耳邊常常聽聞的語言卻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凋零。現代的父母已經很難再將祖父母那一輩的語言傳承下去,四方流通的快速交流下原始的「原」音已然沉默。全國「標準化」的母語教學,更可能為真正的「古音」消音。這場對話讓年輕們傾聽金門話!
文化源自於生活、時間堆積成歷史,具有千年底蘊的金門島嶼留下說不盡的故事,一代人接著一代,創造著歷史的新一頁與譜寫屬於自己的故事。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邀請青年們一起來聽故事,更希望年輕人可以說自己的故事、寫金門的新歷史。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到,本次活動除了由講者分享心得與經驗,並歡迎大家參與討論,主辦單位並於活動現場提供獎品贈送給熱情參與提問或發表意見者。活動提供午餐及會後餐券,熱情邀請年輕人與喜愛金門文化的鄉親踴躍報名參加,即日起開始報名額滿即停止,報名人數限定40人。掃碼報名或電話報名:082-325628 轉88492吳小姐。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