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船說-水下文化資產特展11/26登場
發布日期:
記者:
陳麗妤/金沙報導。
點閱率:150
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辦之《烽火船說-水下文化資產特展》巡迴移展第一站,訂於114年11月26日起假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展出,當日上午10時將舉辦開幕式,文化園區管理所歡迎鄉親踴躍前往參觀,一同踏上水下考古的歷史探索之旅。
文化園區管理所指出,該巡迴展覽主題聚焦戰爭與沉船,以海空意象為設計主軸,融合展示科技與互動裝置,呈現水下文化資產背後的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金門展覽共規劃三大展區:「臺灣海洋戰爭史」、「臺灣沉船故事」、「守護與永續」,展示故事線以帶領觀眾回顧臺灣海域的戰爭歷程來鋪陳,其中特色亮點之一「踏尋海上烽火」地面投影互動裝置,重現明清至二戰時期臺灣附近海域的重大海戰,包括金門料羅灣、安平、澎湖、基隆、淡水、臺中與高雄等地,展現臺灣在海洋戰略上的重要樞紐地位。
臺灣沉船故事展區介紹臺灣8處重要列冊沉船遺址,包含往返臺灣與中國沿海間的商船、日本及英國船艦等,展現臺灣海域的多元歷史樣貌。此外,展覽更特別將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特色展項之一「金門後浦網寮出土之古砲群」融入展示,這批古砲推測為1680年鄭經撤退時所遺留,不僅是金門重要歷史資產,更彰顯金門在明清時期海上軍事的關鍵角色。
文化園區管理所也說明,水下文化資產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見證,沉睡於海底的沉船與殘骸,封存著戰爭與歷史的記憶。透過此次展覽,期盼激發觀眾對水下文化資產的認識與守護意識,讓這些深埋海底的文明記憶得以延續與再現,成為連結過去與未來的重要文化橋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