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箏聲魅影結合中西交融古今 紫韻音樂會動人心弦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點閱率:76
王敦玲老師帶領團員演奏開場曲《臥虎藏龍》。(許加泰攝)

王敦玲老師帶領團員演奏開場曲《臥虎藏龍》。(許加泰攝)

  紫韻箏樂團《箏聲魅影》音樂會,日前在文化局演藝廳登場,以古箏為主軸,搭配鋼琴、舞蹈,引領聽眾跨越古典與現代的交會,感受箏聲中的韻味與多元的音樂風格。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紫韻箏樂團承辦的這場以「以箏為舟、以樂會友」為主題的音樂饗宴,在文化局演藝廳演出,縣府參議陳金增、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文化局長陳榮昌、金寧鄉長楊忠俊、謝佩琳夫婦、清華大學金門教育中心總監李金振、金門縣閩聲愛樂協會理事長陳世聰、金門縣古箏推廣協會理事長蕭碧蓮、金湖飯店副理吳美娟等各界來賓和觀眾一起聆聽箏樂之美,悠揚的音樂從一撥一弦的指縫中宣洩美妙樂音,非常優美動聽,動人心弦。
  縣府參議陳金增指出,音樂和文學深深影響金門,歷代文風鼎盛,人才輩出,這幾年,在王敦玲老師和古箏推廣協會的用心推廣下,愈來愈多人學習古箏音樂,相信古箏在金門會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古箏推廣協會理事長蕭碧蓮感謝王敦玲老師由台來金門深耕箏樂與傳統藝術推廣16年餘,除了在金沙國小、金沙國中等學校紮根箏樂教育,並在金寧鄉長楊忠俊、清華大學金門教育中心總監李金振的支持和協助下,在金寧樂齡中心、清華金門社區大學開班傳授技藝,推廣箏樂,讓更多人可以認識這項具有悠久歷史的樂器,感受古箏音色優美,具有獨特的韻味和層次感。
  開場曲為武俠風格的《臥虎藏龍》,王敦玲老師帶領多位團員,結合李宣萱的鋼琴伴奏,中西結合,古今交融,渲染出大漠飛揚、竹林劍舞的情境,刻畫出江湖兒女的瀟灑自在與俠骨柔情。
  韓國風的《柳京之舞》則以朝鮮民族風格音調為素材,運用傳統五聲調式的古箏,通過豐富的節奏對位以及按變音進行發展,展示出新穎多變的聽覺感受。樂曲描繪了春日之際人們高舉花環,相互簇擁節慶遊行的歡騰盛景。《風之彩》為迪士尼電影《風中奇緣》主題曲,曲風浪漫柔美,充滿印地安神秘色彩。《印象雲南》運用數首雲南民歌為素材,以箏聲演繹絢麗的雲南風情。清新脫俗的古箏與鋼琴協奏曲《雨蓮花開》則由金門青年箏樂家張妤婕老師與金門青年鋼琴演奏家李宣萱老師連袂演出,作品以傳統箏曲《出水蓮》的核心音調為素材,展現蓮花玉潔冰清、皎潔無暇的形象。
  多位演出者們亦帶來典雅的《知否知否》、中國風代表曲目《青花瓷》、溫暖的《城裡的月光》、柔美的《白牡丹》、療癒的《萱草花》、神影少女主題曲《Always with Me》一展古箏不古,豐富多元的曲風!跨界激盪,相互輝映!榮獲師鐸獎與教育奉獻獎、會隨金門文化訪問團赴菲律賓及日本沖繩縣宣慰僑胞的蔡麗娟老師編舞並演出結合舞蹈與古箏的《蘭亭序》,在箏聲舞影中展現藝術融合之美。響應音樂本土化,這一場演出也帶來由李宣萱老師改編的《蕃薯情》,在熟習的旋律中注入了屬於新生代的朝氣與創意。
  參與團隊包括金寧樂齡古箏班(進階、入門)、清華金門社區大學古箏班與紫韻箏樂團,除了金門在地大大小小的學習者,也邀請到金門子弟赴台就讀專業的優秀老師與學子返金獻藝。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樂系畢業的何綺軒老師以《風之獵》會友,在箏弦上展現狂風獵獵,馬嘶弩張的狩獵場面。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樂系的黃柏瀚、東海大學中文系的蔡思敏、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樂系高中部的莊采婕、陳柔安也返金參與重奏作品的演出。音樂無國界,連印尼的同學也回來金門與大家再續箏緣。
  紫韻箏樂團王敦玲老師感謝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金門縣政府、文化局、縣家庭教育中心、金寧鄉樂齡學習中心、清華金門社區大學、金門縣古箏推廣協會、二十一弦箏樂坊、金城鎮公所、金湖鎮公所、金沙鎮公所、金寧鄉公所、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贊助和協助,讓音樂會圓滿演出,期盼藉由本場演出呈現古箏多元百變的魅力、音樂跨文化的特性與情感共振的力量,以音為媒、以耳為舟、以樂會友,樂在其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