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胡璉基金會頒發獎助學金鼓勵學子努力向學

發布日期:
記者: 許加泰/綜合報導。
點閱率:87
字型大小:
胡璉基金會舉辦獎助學金頒獎典禮暨激勵講座。(許加泰攝)

胡璉基金會舉辦獎助學金頒獎典禮暨激勵講座。(許加泰攝)

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舉行114年第二次獎助學金頒獎典禮暨激勵講座,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和縣府秘書長張瑞心共同頒獎獎勵83位得獎學子,鼓勵學子秉持胡璉將軍勤勉不懈、忠誠奉獻的精神,持續努力向學,並在未來以所學回饋家鄉與社會。
激勵講座邀請清華金門社區大學校長李金振,以「我的失敗履歷」為題進行分享,透過自身經驗鼓勵學生勇於面對挫折、從跌倒中累積力量,並堅定前行。
胡璉基金會長期關懷清寒家庭學生,為獎勵勤學向上的學子,持續推動「胡璉獎助學金」計畫,並每年提供上、下學期兩次申請機會,讓更多學子獲得資源支持。此次甄選結果共有83位優秀學生獲獎,涵蓋國小至研究所等七個組別,國小組37名、國中組28名、高中組2名、高職組5名、公立大專院校組6名、私立大專院校組4名及研究所碩士班1名,展現金門地區學子在學業與品行上的傑出表現。
「胡璉獎助學金頒獎暨激勵講座」於金門酒廠行政大樓一樓多媒體室舉行,由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主持,縣府秘書長張瑞心、教育處長黃雅芬、文化局長陳榮昌、清華金門社區大學校長李金振、烈嶼國中校長黃文華、金寧中小學校長宋文法、金湖國小校長陳佩玉、中正國小校長陳為信、西口國小校長劉界宏等各界嘉賓到場,向受獎學生和家長致賀。
董事長陳龍安、秘書長張瑞心、教育處長黃雅芬及文化局長陳榮昌先後表揚國小至大專各級優異學子,頒發獎狀和獎金,張瑞心並轉達縣長陳福海的道賀和鼓勵。張瑞心指出,胡璉將軍建學校辦教育,對金門教育貢獻卓越;基金會秉持胡璉將軍「教育興邦」信念,結合陳縣長致力推動「扎根零歲教育」的施政重點工作,和縣府攜手為金門培育兼具創造力與優良品格的優質下一代。
教育處長黃雅芬感謝基金會長期對於教育文化的支持,藉由獎學金的頒獎活動,讓學子可以感受得獎榮譽。她表示,孩子是未來的希望,陳縣長重視金門教育,是施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縣府團隊積極推動「扎根零歲教育計畫」,聚焦於0至6歲孩子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建構親子友善環境,讓孩子更有競爭力,培養身心健康的下一代。
文化局長陳榮昌指出,基金會發揚胡璉將軍精神,藉由辦理活動來建立學生「飲水思源」的學習態度,並且能「見賢思齊」,將來學有所成也能為這一塊土地盡一份力量。
陳龍安指出,以往很多獎學金是直接匯入學子或家長帳戶,得獎學子較無感。基金會特別為得獎的孩子舉辦隆重有尊榮的頒獎典禮,邀請來賓、家長和獲獎學子,共同見證得獎榮耀時刻,那種榮耀和興奮,對孩子的成長有莫大幫助。
陳龍安表示,「一句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一粒種子可以成就一片森林。」教育的根要向下扎,文化的枝才能向上開展。胡璉將軍文武兼備、愛鄉護土,更重視教育與文化的永續,基金會一直努力推動「扎根零歲」創意教育,打造0至6歲幼兒的親子共學、藝術啟蒙與創意教育空間。
激勵講座邀請被冠以「魔法校長」美譽的李金振演講。李金振的座右銘:「吃苦當吃補、機會只留給準備好的人」。李金振是金門大學的創校校長,他將一生最精華的時光奉獻給金門的高等教育,讓金大在短短時十七年間,完成三級跳之創校使命——從專科分部獨立為技術學院,再由技術學院轉型為一般大學,為金門教育貢獻良多。李金振屆齡卸下校長職務後,受聘為國立清華大學校長特別諮議、總監等職,致力於清大金門專班的創設及金門社區大學的校務工作,繼續以「智庫」角色為教育事業,也為金門奉獻。
李金振與學子們分享求學、教學以及服務社會經驗。他以自己在求學各過程階段的例子,勉勵學子們遇到挫折時,不要氣餒,第二次一定會比第一次做得好、有所進展。
李金振表示,雖然他與學子們成長背景時代不同,但是有共同的生活環境,有來自鄉村純樸的心;學子們不要擔心輸在起跑點,只要自己有信心、再接再厲,在學業及未來各工作領域都會有一番成就。
李金振同時分享服務社會的經驗,多年來在各工作崗位上都本著金門人勤奮的精神,努力的做事,他希望學子們要保持金門人原有的特質,也是最可貴的地方,對自己未來人生前途有相當大的助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