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縣府召開山后民俗文化村裝飾物損壞、白蟻防治及活化會議 梳理傳統技藝與文化資產 縣長:系統化治理保存聚落遺址

發布日期:
記者: 李映蓉/綜合報導。
點閱率:165
縣長陳福海對山后民俗文化村保存議題高度重視,日前親自前往實地瞭解現況並開心的與當地遊客合影。(李映蓉攝/縣府提供)

縣長陳福海對山后民俗文化村保存議題高度重視,日前親自前往實地瞭解現況並開心的與當地遊客合影。(李映蓉攝/縣府提供)

縣長陳福海對山后民俗文化村保存議題高度重視,日前親自前往實地瞭解現況並開心的與當地遊客合影。(李映蓉攝/縣府提供)

縣長陳福海對山后民俗文化村保存議題高度重視,日前親自前往實地瞭解現況並開心的與當地遊客合影。(李映蓉攝/縣府提供)

為維護山后民俗文化村歷史風貌,並因應近年部分建築出現裝飾物損壞與白蟻侵蝕問題,金門縣政府於24日下午在文化局演藝廳三樓召開「山后民俗文化村裝飾物損壞、白蟻防治及活化會議」,由縣府參議李廣榮主持,邀集文化局、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城鄉發展處、金沙鎮公所、三山里里長、金門民俗文化村文教基金會及國立金門大學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等相關單位與會,就現況盤點、權責分工及後續可行作法進行意見交流,作為後續相關作業的重要依據。
 會中,參議李廣榮轉達縣長陳福海對山后民俗文化村保存議題的高度重視。縣長先前親自前往實地瞭解情況,聽取地方反映白蟻危害嚴重、修繕與日常維護缺乏制度性支持等問題,並指示相關單位應正視現況,跨局處共同研議具體作法。他強調,像山后這樣具有代表性的傳統聚落,不只是重要的文化資產,更是金門整體觀光形象的門面,面對老屋逐漸老化與蟲害侵蝕,不能再以零星、被動的方式應對,必須透過更有系統的盤點與管理,才能真正為聚落留下長遠的保存空間。
 縣長陳福海過去多次在相關會勘與會議中強調,山后民俗文化村所承載的,並非單一棟建築,而是一代代記憶與生活足跡所累積而成的文化場域,若因產權不清、無人居住維護,導致結構持續惡化,不僅影響文化價值,也恐對金門整體觀光景觀與形象造成影響。他期盼藉由此次會議的召開,讓各單位能從不同專業面向出發,在符合法規的前提下,找出兼顧務實與可行的推動方向,為聚落爭取更多保護與修復的空間,使文化保存能逐步落實於實際作業與長期管理之中。
 與會單位也分別就目前面臨的困難提出說明。部分建築因產權尚未釐清,或所有權人長期居於海外、難以聯繫,導致相關修繕與補助推動受限;現行補助制度多著重於修復工程本身,卻缺乏長期例行性的病蟲害防治及日常維護經費,讓剛修繕過的建物仍可能再度面臨蟲害威脅;此外,在現行制度與相關規範下,部分保存資源與保護機制尚待進一步整合與明確化,實務推動上確實面臨不少挑戰。
 針對白蟻防治議題,與會學術與專業單位指出,白蟻問題並非個別建築的單一事件,而是與整體環境、土壤濕度、通風條件與建築使用狀態高度相關,若只局部處理,效果恐難持久。因此,多數與會者認為應優先以「專案方式」推動前期調查,針對聚落內較具代表性且具風險的建築進行全面性盤點,包括白蟻分布、受損程度、可能蔓延路徑等,再據以評估適合的防治策略與工法,並規劃後續的定期巡查與維護機制。
 經綜合討論,會議初步達成共識,將由文化局統籌相關單位,啟動前期調查作業,針對聚落內建築物進行初步檢視與評估,並就防治方式、所需經費、施工期程與技術細節進行彙整,作為後續向縣長報告與政策研議的重要依據。縣府也將同步持續與國家公園、學術單位及地方社區保持密切溝通,共同尋求兼顧法規與現實需求的可行方向。
 在縣長陳福海的政策思維下,文化保存需要跨單位共同投入與合作,並結合公部門、專業團隊與地方居民的力量。縣府將以謹慎而務實的態度,逐步推動後續相關作業,期盼透過完善的盤點與妥善的防治作法,逐步強化山后民俗文化村的保存基礎與整體韌性,使其得以延續獨有的歷史風貌,持續成為金門重要的文化象徵。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