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盃運動會金門1銀1銅 城中林呈洋傳遞聖火
亞特盃運動會邀城中林呈洋擔任400公尺接力聖火傳遞選手。(教育處提供)
亞特盃運動會邀城中林呈洋擔任400公尺接力聖火傳遞選手。(教育處提供)
第34屆亞特盃心智障礙運動會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中熱烈舉行,吸引全國近三千名選手、志工、教師及家長共同參與。今年,金門縣以堅定步伐自信登場,其中金城國中及金沙國中兩位國中選手獲得主辦單位肯定,特邀參加比賽。兩人分別獲得籃球原地運球第三名與100公尺徑賽項目第二名,全程穩定發揮,展現離島學生的韌性與光芒。
本次開幕典禮中,主辦單位特別邀請金城國中林呈洋擔任400公尺接力聖火傳遞選手,象徵用堅持與熱情點燃賽會精神。林呈洋過去一年雖遇關節突發疼痛及復健的奮鬥,仍願意接受本次挑戰,手持火炬、邁開步伐,沿著跑道堅定前進,在與會長官、貴賓與全場掌聲下完成最後一棒傳遞,並點燃電子式聖火,象徵離島孩子同樣能以努力發光,將勇氣與希望傳遞給每一位參賽者,場面溫暖而感動。
本次參賽與訓練由金門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物理治療師、學校特教老師與體育老師共同規劃,在跨專業合作架構下,兩位學生在平常的適應體育課程中,循序從基礎體能、動作控制、節奏練習到比賽情境模擬,透過專業支持及同儕鼓勵,逐步提升自信與能力。金城國中林呈洋分享:「謝謝彥霖老師陪我練習,我本來更厲害,雖因緊張失常只拿第三名,但這次體驗很特別,下次我會更好希望還能參加!」金沙國中選手表示:「想到賽後還有闖關,緊張就舒緩了,比賽跑了第二名我很滿意!」
亞特盃採取最佳成績區間分組制度,賽前由學生接受測驗,再依能力將表現相近者編組競賽。此制度兼顧公平性與競技張力,讓學生能在與自己能力相仿的環境中競技,真正「為自己而比」。這種科學化成績分組模式,不僅提升比賽觀賞性,更能讓每位學生在適切挑戰中獲得成就與自信,充分落實適應運動精神。且運動會以嘉年華方式呈現,友善的賽事支援搭配熱鬧的闖關活動,全場專注於學生們的自我突破,讓親師生留下美好難忘的回憶。
今年9月行政院成立運動部及適應運動司,金門縣政府教育處亦積極因應,推動適應體育與運動政策,除長期補助校園適應體育課程與融合式運動活動,並推動跨專業合作模式,逐步消弭特殊教育學生運動參與之障礙,讓每位孩子能動起來、亮起來。
陳福海縣長表示,在中央成立運動部後,金門縣即快速接軌,完成本縣運動發展中心設置,並與特幼科積極合作,將適應體育與運動納入核心業務。未來除了持續補助學校辦理特殊教育學生運動課程與活動外,也將依循適應運動司政策方向,強化資源整合、師資培訓與場域友善,讓每一位特殊教育學生不僅有體育課、能參與運動,更有機會走上競賽舞台,在運動中被看見、被肯定。教育處長黃雅芬更進一步強調,金門將持續以「看見能力、適性參與、支持挑戰」為核心理念,使離島特殊教育學生享有相同機會的運動支持與展能舞台。
本次賽會中,兩位學生以專注與勇氣面對賽場,展現訓練成果,讓每一步都能被看見,也為金門適應體育發展寫下新頁。金門縣政府教育處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適應體育與運動,推動資源永續、課程深化、跨專業合作與社區連結,讓更多孩子在體育參與中獲得成就、健康與希望。
每一個起跑、每一次運球、每一聲加油,都是屬於孩子的自信時刻,教育處將持續提供更專業的支持,陪伴金門的孩子,一起奔向更大、更遠的運動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