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岸巡總隊與沙警逮捕一名大陸客
金門岸巡總隊、金沙警察所昨天在馬山觀測站「找到」一名大陸客,這名大陸客堅稱自己是發生海難漂流到金門,是「海難客」而不是「偷渡客」,由於,偷渡案件頻傳,相關單位對他的說詞採半信半疑,仍著手展開進一步調查中。 這名大陸客羅時吉(廿八歲,貴州人),係於昨天上午八時三十分許,在馬山觀測站附近一座風獅爺旁被居民發現,立向金沙警方反映,沙警馬上會同岸巡總隊劉澳巡邏站人員前抵現場了解,果然在草叢中找到他,他的身上並未攜帶任何證件。 在大陸南安巿從事建材板模工作的羅時吉向警方供稱,他在大陸當板模工,一天三十元人民幣,由於,收入不敷使用,只好利用下工時段,自行以舢舨船出海打魚,希望多掙一些錢,已在農曆十月與自己的「愛人」結婚。 羅時吉表示,他隻身在十九日晚上七時出海作業,因海上風浪大,舢舨船在中途翻覆,他在海上漂流一個晚上,載浮載沈,一直到昨天清晨才漂流到金門,抵達金門時有聽到岸上公雞啼叫,他才確定自己已死裡逃生。 自稱死裡逃生的羅時吉也表示,他的雙親早已過世,他是家中獨子,目前與愛人同在南安巿金馬石材廠當板模工,他愛人的弟弟是啞巴又罹患重病,生活相當困苦,所以他才白天做板模工,晚上當漁夫。 羅時吉堅稱自己是發生海難,絕不是偷渡上岸的,他同時要求警方以電話向他工作石材廠查證,他強調,偷渡是違法,所以他不會輕易冒險上岸,何況他的婚期將近,不過,由於,他身上衣服似乎沒有明顯泡過水,金沙警方、岸巡總隊對他的一番說詞,仍感到存疑,目前續進行查證中。 據了解,兩岸小三通實施一年九個多月,大陸當局還沒有開放大陸人民來金觀光,但偷渡來金門的大陸客卻有增無減,已到司空見慣的地步,帶給相關單位極大困擾,尤其,在偷渡與海難的查證與認定上,也考驗相關單位的智慧。
-
中餐烹調兩項職訓報名額滿
勞委會職訓局、金門縣政府委託金門農工職校辦理的「水電配管班」、「中餐烹調班」兩職類訓練,每位報名參訓學員必須自付百分之廿訓練費用,不同以往免費招訓,結果,大出意料之外,報名人數班班額滿,凸顯地區民眾對一技之長養成的需求與重視。 縣府向勞委會爭取的「水電配管班」、「中餐烹調班」兩職類訓練,並委由金門農工職校辦理,報名參訓按規定需自付百分之廿訓練費(材料),水電配管班一千二百五十元、中餐烹調班一千二百九十六元,主要除培養一技之長外,也在輔導參與丙級技術證考照。 這兩職類訓練班十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受理報名,報名人數出奇踴躍,每班限廿五人,不僅班班額滿,還出現向隅的景況;據農工職校承辦人員李能彰指出,先前免費輔導地區青年電匠、中餐烹調所開辦的訓練班,參與人數還沒有這次盛況,不排除與證照受到重視有關。 目前時機歹歹,頭路不好找,許多報名參訓的社會青年男女,都期望藉機養成一技之長,以增加就業創業本錢及機會,尤其,在取得有專業的技術證照,在就業巿場又可以佔較大優勢。 農工職校承辦人員李能彰表示、「中餐烹調班」兩職類訓練班,安排在十月廿六日開訓,並正式展開為期十二天訓練,利用每週末、日全天上課,持續至十二月一日止,訓練期滿成績合格者發給結業證書。 「水電配管班」課程包括有電工常識、電工法規、導線連接法、PVC管工作法、保曲佳管工作法、EMT管工作法、馬達控制法等學科及術科訓練。「中餐烹調班」安排有食品衛生安全、食品營養、配菜技巧、烹調原理學術科訓練與實務操作。
-
烈嶼后宅廢營區內別有洞天李縣長吳立委將協調軍方開發成觀光景點
縣長李炷烽、立委吳成典,昨日實地了解后宅剛重建完工的九天玄女廟宇四周環境,李縣長希望鄉公所提出美化景觀計畫來整建,同時也了解后宅廢棄營區的環境,對於該營區內有處坑道,十分有看頭,李縣長也希望能協調軍方,來開發成為烈嶼新觀光景點。 李縣長係於昨日下午二時許,偕同立委吳成典,在縣府秘書許加泰、鄉長林金量、鄉公所秘書呂合成的陪同下,到后宅了解九天玄女廟宇四周環境。 這處廟宇位於后宅路口,甫重建完工,廟宇蓋得美輪美奐,李縣長希望廟宇廣場及四周環境也應一同來美化,才能提昇整體景觀,他要求鄉公所能作規劃,提出整建美化計畫,縣府只要有經費就會來補助美化環境。 后宅對面舊旅部營區,目前已閒置成為廢棄營區,但營區內仍留有一處坑道,極具觀光價值,李縣長、吳立委將協調軍方一起來規劃開發成為新觀光景觀,以豐富烈嶼觀光資源。 李縣長也曾轉往后頭村拜訪返金的僑領方水金,對於方水金熱心地方公益的精神,表示敬佩。
-
金城盃籃賽男子組冠軍戰今登場
愈戰愈烈的第十一屆金城盃籃球邀請賽,昨日續進行七場賽事,國男組湖中、沙中,國女組城中A,女子組高職,男子組義交、金沙、青溪分別技壓對手,取得勝場。其中國男組由沙中稱王,國女組由城中A稱后,女子組高應科大稱霸。今(二十一)日進行三場次決定冠軍落誰家,選手激戰是可預期的,主辦單位歡迎球迷前往觀戰加油。 昨日七場賽事戰績為第一場國男組湖中隊與寧中隊交手,比賽結果為湖中以三十五比三十一小勝寧中四分。第二場國女組烈中與城中A對壘,比賽結果十六比四十六,城中A大勝。第三場國男組沙中對抗城中,比賽結果五十九比三十九,沙中贏二十分。第四場女子組金中與高職交戰,比賽結果為三十九比四十七,高職勝。男子組A冠義交與C冠高職交鋒,比賽結果義交以八十六比八十獲勝。第六場A亞金沙與B亞法光交戰,比賽結果七十九比七十,金沙隊獲勝。第七場男子組B冠青溪與C亞台電,比賽結果八十七比七十六,青溪獲勝。 經過多日的角逐競技,除男子組外,其餘各組名次也出爐,分別為國男組第一名沙中,第二名城中A,第三名寧中。國女組第一名城中A,第二名城中B,優勝烈中。女子組第一名高應科大、第二名金中、第三名高職。 金城盃軍民籃球邀請賽,今(廿一)日賽程排定為男子組決賽,賽程將會高潮迭起,戰況激烈,今日賽程第一場中午十二時至一時二十分由男子組C冠高職迎戰A亞金沙,第二場決賽為下午一時三十分至二時五十分由B亞法光出戰C亞台電,第三場三時至四時二十分由A冠義交與B冠青溪交戰,並於四時四十分舉行閉幕典禮。
-
營山營源廟慶祝三忠義王聖誕昨起展開作醮酬神
為慶祝「三忠義王聖誕」,營山營源廟昨日在廟內設醮酬神,今(二十一)日將舉辦王爺繞境巡安活動,為配合洋山社區慶祝三忠義王聖誕,金城國中管樂團也應邀參與演出,吸引了許多人潮,讓村內的祈福活動帶到最高點。縣長李炷烽、立委吳成典也於昨日前往上香致敬。 昨日的作醮自上午即展開,各式各樣的香果供品也擺滿了廟內的供桌,信徒也絡繹上鄉祈求闔家平安。金城國中管樂團「聲樂繞樑金門情」也下鄉第二次巡迴演出,逗熱鬧參與廟會活動,並由李永舜老師擔任指揮,演出的曲目有拉黛斯基進行曲、快樂頌、韋伯選曲、瘋狂人生、相聚在今夜、思念、水上音樂、流浪到淡水。 沙美營山營源廟原有福海宮、東堡宮兩座廟宇,於民國三十八年遭共軍砲轟,致民房成壚,古廟全毀,至歲次辛酉年,經鄉人倡議聯合東西堡擇地重建新廟,俾闡揚佛道、保境安民,於是經動工,一年半竣工落成,命名為「營源廟」。
-
省府議會分別設宴款待返鄉金僑
海外金門各地僑團返鄉參加第五十屆華僑節,昨日省府主席顏忠誠、縣議會議長莊良時分別設宴招待返鄉金僑,讓鄉僑們感受到故鄉濃郁親情。顏主席、莊議長對鄉僑們當年「落番」去打拚,開創了燦爛的事業、前途,其奮鬥之精神值得效法。同時感謝僑胞能懷有愛家、愛鄉這份情,返鄉參加華僑慶祝大會,實在令人敬佩。 為歡迎旅外鄉僑返金,福建省政府與金門縣議會昨日分別於金城鎮葡京餐廳、昔果山海 城設宴款待海外金門各地僑胞,包括有省府主席顏忠誠、省府秘書長翁明志及省府委員、各組組長等及議長莊良時、副議長許永鎮、主任秘書李增德及議員多人參與宴請僑團。 省府主席顏忠誠首先介紹省府團隊讓僑胞們認識,同時指出,今年參加慶祝大會的團數比往年多,代表久居海外的僑胞們,對家鄉、國家存有愛護,想念之心,其愛家之心情值得敬佩,近幾年來,金門之建設正逐漸成長,尤其小三通也是由試辦階段慢慢茁壯,今年已有第一批菲律賓鄉僑由廈門直航金門,慢慢通,提供鄉僑更方便的返鄉管道。省府主席也感謝大家熱愛家鄉的這份情,不怕舟車勞累返金參與盛會。 議長莊良時同時也歡迎鄉僑返抵國門,對於鄉親們常年旅居國外,卻仍然心繫家鄉,鄉僑努力奮鬥開創了艱辛的前途,其精神令人敬佩。並希望大家能以其奮鬥打拚的精神,多抽空返鄉給予指導,共同為金門未來打拚,使金門更好。 新加坡金門同鄉會方百成也指出,他們因存有思念故鄉,對故鄉有份情,所以不怕舟車勞累參加政府所舉辦的各項活動,並藉由活動帶回新生代的僑胞返鄉,讓他們了解認識自己的故鄉,餐會後各僑團也贈送紀念牌、紀念旗給省政府及縣議會,並感謝他們盛情的款待。
-
旅居菲律賓金門同鄉會鄉僑回家感覺真好
旅居菲律賓金門同鄉會一行二十一人,在團長林高茂帶領下本月十九日從廈門直航返金,參加地區慶祝第五十屆華僑節活動,為小三通後第一批由廈門直航返金的金僑。林高茂興奮指出,這條「先民的路」讓返鄉更方便,覺得回家真好、真棒,希望往後手續能夠更尋求突破,由廈門搭船返金,經由台北搭飛機返回菲律賓,讓僑親們自由便利選擇返鄉路。 菲律賓金門同鄉會團長林高茂對李縣長、吳立委在直航返鄉申請過程提供的協助表示感謝,讓該團成員得以順利從廈門直航返金。林高茂一行人對這條返鄉路感覺,未來將多帶些僑親回故鄉走走,讓中生代、新生代的子弟能了解自己的家鄉。 林高茂指出,往後海外金門各地僑團返鄉,如果能進一步從金門前往台灣,並由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直接出境返回僑居地,或者反方向操作,將給僑民提供更大的便利。 林高茂表示,該團成立於民國八十五年,這次有第一代至第四代的僑胞同行,其中最年長的是八十四歲的張金鏈老太太及蕭德宗老先生,新生代又以三十六歲的張文耀最年輕,藉此盛會讓他們了解、認識自己的家鄉,讓各角落的金門人都能凝聚向心力,共同關注金門的生存與發展。
-
旅居馬來西亞巴生會館鄉僑感受濃濃鄉情
為了迎接第五十屆華僑節的來臨,旅居馬來西亞巴生會館一行人在團長王豪傑帶領下,於十九日返抵家鄉探視親友,參訪故鄉風景名勝,受到各界的熱情接待與歡迎,讓鄉僑感受到濃濃的鄉情,王豪傑感性的指出,為鼓勵其子弟飲水思源,心繫家鄉,凝聚向心力,讓會館人丁越來越旺,他呼籲地區熱心人士提供有關金門廟宇信仰王爺的歷史淵源、事蹟,讓僑居地的新生代能有個中心信仰。 馬來西亞巴生金門會館團長王豪傑指出,馬來西亞巴生金門會館成立於民國三十五年,鄉親們常年旅居國外,這次返鄉的僑親大都是在馬來西亞出生,而且是第一次返鄉參與盛會,了解家鄉的軍經建設,凝聚向心力。 王豪傑指出,在馬來西亞也建有廟宇做為僑民的信仰精神寄託,然因對王爺的歷史無文可考,無法讓新生代了解,加深其信仰寄託,希望地區熱心人士能提供有關「蘇、邱、林、梁、秦、蔡」等王爺的訊息,藉以鼓勵其子弟認祖,心靈有所寄託。 王豪傑指出這次返鄉的僑民原有六十五人申請直航金門,由於華僑出生地的認定等相關手續,而一度停擺,最後只好放棄直航機會,只有二十八人改搭飛機返鄉。
-
慶祝華僑節香港金門同鄉會返鄉共襄盛舉團員雖少愛鄉情濃
香港金門同鄉會魏宗勇一行六人,昨日也趕於華僑節前夕返鄉,雖然這僑團是此次返鄉僑團人數最少,但團員這一份愛鄉情依然是濃濃的。 魏宗勇這一次帶著妻子王祝麗、小姨子王緣麗來金與從印尼返鄉的父親魏志堅一家人相聚探親,第一次返鄉的魏宗勇說,金門十分美麗,鄉親的熱情接待,讓他們覺得不好意思。 十三歲就離鄉背井到異地討生活的薛水貫,隔半世紀之久才踏上故鄉路,已是白髮蒼蒼,看到故鄉的一切景物,已是不同面貌,薛水貫說,家鄉實在進步很多,景物都變,但家鄉依然是人情味十足,他十分高興能返鄉,重溫家鄉的溫暖。 林乃權老鄉僑,可說是「常客」,只要有空閒,他總是會返鄉來走走看看,找老友敘舊。 魏宗勇說,這一次是透由同鄉會的訊息,得知金門故鄉有這項活動,才向同鄉會報名返鄉。
-
李縣長期待中央支持讓金門走出自己的路
打造金門為境外航運中心的政策成為議題之後,卻因專案引進大陸勞工的設計引起民間議論,縣長李炷烽在接受專訪時再次提出說明,強調「陸勞」只是政策的配套與誘因,重點應該放在產業與資金的引進,以及後續帶來的所創造的週邊效益,希望鄉親們對政策能多關心、多瞭解,儘速凝聚內部共識,才可能吃得到這塊大餅。至於中央政策是否開放,李炷烽認為一切只在一念之間,希望中央不要給魚吃,應該給釣竿,讓金門走出自己的路。 針對「打造金門為境外航運中心」及設置「加工出口區」政策,縣長李炷烽昨日接受本報專訪,對政策提出之後遭到民眾的誤解表示遺憾,並再次對政策內涵提出說明。李炷烽強調,該項政策定義在「境外」的用意,就是希望擺脫國內相關法令的桎梏,以境外航運中心及加工出口區的模式運作,搭配專案引進大陸勞工的新政策,希望為台商爭取到人力與土地的兩大優勢,避免台灣產業持續外流,有效遏止大陸市場「磁吸效應」的持續發酵。 李炷烽指出,民眾擔心引進陸勞搶了飯碗的問題,其實是多慮了。因為大陸勞工所擔任工作主要是最基層的組裝與加工,且因「境外」的定義,他們的薪資水平將比照大陸地區,不受國內勞動基準法的規範,對金門當地而言,這樣的工作根本不具吸引力,且政策帶來的週邊效益才是我們所企求的重點與目標。倘若中央政策開放,縣府也在專家、學者的協助下,於規劃的時程內順利完成招商引資工作,屆時將為金門帶來數以萬計中、高階主管及周邊工作機會。 經過幾次赴大陸與台商接觸,李炷烽說,這種「大陸原料,由大陸勞工在金組裝,經廈門出口,掛台灣品牌」的概念,對台商相當有吸引力,台商們也表達了投資設廠的高度意願。協助政策規劃的台灣國際合作發展促進協會及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都高度看好這項政策,認為只要加工出口區成立,有把握在一年內達到五成至六成的招商率。民進黨籍立委沈富雄也認為極具可行性,直接拿了縣府說帖找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面談,為這項政策催生。 李炷烽強調,只要中央點頭,縣府將不惜任何代價為有意投資的廠商排除一切困難,不論是用地的取得或應遵循的行政程序,都會以最大的熱忱與最高的效率提供服務。至於政策的落實與否,李炷烽認為關鍵在於金門鄉親的共識。李炷烽說,如果地方民意有不同的聲音,在爭取政策開放過程中將會困難重重,唯有全體鄉親有志一同,內部凝聚高度共識,才可能向中央爭到這塊大餅。 此外,李炷烽認為,中央的政策到底開不開放,其實都只在一念之間,如果不願放手,自然有無數的藉口與理由可以拒絕。李炷烽說,我們不敢奢求中央多給金門一些資源,但希望中央不要只給魚吃,應該在政策上多給一點空間,交給金門一根釣竿,讓我們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
全國珠心算、數學聯合測試成績揭曉
由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中華民國珠心算數學協會、台灣省商業會、資優生聯合辦理全國珠心算、數學檢定,已於日前舉行,百餘位考生全力以赴,計有陳致岑等人通過。 珠心算檢定部分:三級:陳致岑、四級:陳致岑、六級:翁士弘、七級:連伯榕、林毅、黃品瑄、王郁淳、翁才晉、鄭妤庭、許佩欣、倪淑萍、翁偉哲、吳禹呈。八級:吳侑峻、倪亞婷、鄭妤庭、倪淑萍、翁偉哲、陳柏翰、翁才晉、許佩欣、吳禹呈、連伯榕、黃品瑄、王郁淳、九級:趙乃萱、陸信中、陳子謙、翁崇瑋、吳柏毅、陳柏翰、翁崎紘、倪亞婷、十級:陸信中、吳柏毅、趙乃萱、陳子謙、翁崇瑋、十一級:連云茜、楊姝玟、孫暐剛、林凡仟、楊舒晴、趙宇凡、楊峻宇、十二級:趙宇凡、林凡仟、楊舒晴、蕭翎軒、楊峻宇、孫暐剛、楊姝玟、連云茜。 數學鑑定部分:特等資優:鄭妤庭、吳柏毅、楊峻宇。特優等:楊舒晴、趙宇凡、楊雅婷、翁才晉、連伯榕。資優:王郁淳、趙乃萱、蔡任偉、林毅、黃品瑄、翁偉哲、林佳蓉、李柏毅、陳致岑、陳柏翰。特等:孫和謙、翁翊珊、陸信中、陳子謙、連云茜。優等:林凡仟、倪孝傑、董姿利、孫暐剛、許佩欣、翁士弘、翁崇原。甲等:歐陽靜、翁崇瑋、蔡湧仁、蔡暉弘、吳禹呈。
-
新加坡金門會館組團返鄉慶祝華僑節
人數最多、陣容最龐大的新加坡金門會館成員六十餘人,其中包含了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僑親,其中有將近一半從來沒到過金門,先前輕微中風的洪天送在康復後也隨團返鄉,種種熱情令人感動。此行雖然未能獲准從廈門直航,讓他們感到有些遺憾,但對故鄉的熱情卻不會因此而澆熄。 由於人數眾多,新加坡金門會館成員組成的訪問團已成為本屆華僑節活動中的焦點之一,領團的團長方水金、副團長林長鏢,以及顧問洪天送等人都是來自烈嶼的鄉親,昨日特別透過旅行社安排前往小金門遊覽,縣議員洪成發及當地仕紳均前往九宮碼頭迎接,中午並接受洪成發午宴款待,鄉長林金量、前任鄉長洪國正等人均前往致意。副團長林長鏢則抽空返回老家祭祖。 提起原籍后頭的方水金、楊厝的洪天送及東林的林長鏢等新加坡海外鄉親,他們熱心助人、興學建廟的種種義行,老一輩的烈嶼鄉親們都印象深刻,不論保生大帝廟、靈忠廟等,都有他們捐資興建的痕跡。林長鏢還在民國七十五年捐資發起了東林忠孝堂獎助學金,迄今仍在運作當中,受益的學子不計其數,而這只是金僑們熱心故鄉事的一小部分。 方水金表示,縣長李炷烽今年五月初往訪新加坡時,對僑親們提出「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的呼籲,希望循著先民下南洋的路返回故鄉,受到當地鄉親的熱烈回應,原本有一百多人報名參加,希望踏上這次的歷史之旅,但在申請過程中,陸委會依相關規定要求團員比照大陸人士提出申請,且遲遲未能獲得確定的訊息,使得半數團員無法事前安排假期,也為此行留下了一點遺憾。只希望爾後政府能多給華僑一點尊重與便利。 新加坡金門會館,目前共有一千多位會員,共分總務、財政、交際、福利、互助等組織,平日相當活躍,在當地屬於活動力很強的社團,近年來隨著董監事成員的改選,也逐漸呈現年輕化現象,也為會館注入更多活力。 記者許加泰/專訪報導 昨日才返鄉的印尼三馬林達同鄉會團長魏鸝漫一行十六人,這一次是相招專程來參加地區慶祝第五十屆華僑節活動,以鄉僑第二代子弟居多,他們大都是第一次返鄉尋根。 魏鸝漫滿懷喜悅說,這一次應金門縣政府及華僑協會的邀請返鄉,團員大都住在同一地方,大夥親朋好友相招一起來金門,當她踏上故鄉土地的這一刻,內心十分興奮,也一償她多年一直想要來金門看看的心願。 魏鸝漫這次也陪同父親魏志堅、母親張宋卿,及姐姐魏慧英、哥哥魏宗勇、嫂嫂王祝麗一起返鄉探親,魏鸝漫說,她的父親十七歲離開金門到印尼,在印尼認識了母親張宋卿結婚,多年來,金門故鄉始終是他父親心中的掛念與最愛,一直到民國八十二年,她的父母總算如願的返鄉探望親人,這次,父親年紀雖然大,母親行動也不便,但一聽到要回來金門故鄉,兩人堅持要隨行,再來看看金門故鄉地,也帶她們來與金門親人認識敘舊。 七十八歲的黃寶貝老太太,也在媳婦蔡秀玲的陪同下第一次返鄉,在印尼出生的黃老太太,雖然對金門根源地完全陌生,但在長輩的口述下,讓她十分嚮往能回到金門,這一次,黃老太太也希望能順利找到金門的姐妹。 許乃發可說是鄉僑第二代子弟,隨行團員有多位像許乃發一樣第一次來到金門尋根,認識金門。 雖然印尼因遭受到恐怖攻擊爆炸事件,導致印尼國內呈現緊張氣氛,魏鸝漫說,團員並沒有因為此事件而取消金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