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中小學羽球錦標賽圓滿落幕 學子以球會友傳遞運動精神
金門縣114學年度中小學羽球錦標賽,齊聚地區國中小、高中等校的羽球精英,彼此以球會友,用球技來與對手交流切磋。 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主辦,金門縣立中正國小承辦的金門縣114學年度中小學羽球錦標賽,為期兩天半的賽程,各組的成績如后: (1)高中男生單打組:第一名,金門高中陳毅杰。第二名,金門高中林家豪。(2)高中男生雙打組:第一名,高職周季葆、謝宜恩。第二名,高中蔡卓勳、蔡沛達。(3)高中女生單打組:第一名,金門高中徐杺鈅。(4)國中男生單打組:第一名,金湖國中呂季洋。第二名,金城國中許嚴之。第三名,金城國中董定翰。第四名,金湖國中李強。(5)國中男生雙打組:第一名,城中王令翔、蕭奕緯。第二名,沙中張延鈺、黃鐙漪。第三名,湖中陳柏霖、蔡宗堯。第四名,湖中鄭宇翔、黃炤茗。(6)國中女生單打組:第一名,金城國中陳亭霓。第二名,金沙國中周苡甯。第三名,金城國中蔡睿語。第四名,金寧國中蔡欣穎。(7)國中女生雙打組:第一名,城中楊雨橙、陳品熒。第二名,城中陳沐熙、李家妤。(8)國中男女混合雙打組:第一名,寧中吳兆邦、王婕安。第二名,寧中蔡奕暘、蔡欣穎。(9)國小六年級男生組單打:第一名,開瑄國小楊重靖。第二名,金沙國小姜博凱。第三名,述美國小許辰安。第三名,開瑄國小吳秉曄。(10)國小六年級女生組單打:第一名,開瑄國小王苡靖。第二名,中正國小林宇婕。第三名,開瑄國小陳昍。第三名,中正國小許甄希。(11)國小五年級男生組單打:第一名,中正國小盧樂榮。第二名,中正國小李室均。第三名,開瑄國小張立言。第三名,開瑄國小洪翌宸。(12)國小五年級女生組單打:第一名,金沙國小張茗禎。第二名,金沙國小吳宥馨。第三名,金沙國小楊喬羽。第三名,正義國小張喬雁。(13)國小四年級男生組單打:第一名,開瑄國小李宏毅。第二名,開瑄國小唐子鈞。第三名,中正國小陳楷崴。第三名,金鼎國小蕭士博。(14)國小四年級女生組單打:第一名,開瑄國小陳彥熙。第二名,金沙國小姜亦宸。第三名,中正國小傅馨慧。第三名,金鼎國小徐瑞希。優勝:金鼎國小董芊妤、正義國小董雨欣。開瑄國小黃若喬。多年國小陳芷淇。(15)國小三年級男生組單打:第一名,正義國小黃敬庭。第二名,中正國小郭昱凱。第三名,金湖國小林允蔚。第三名,金湖國小黃楷軒。優勝:金沙國小姜竑聿、開瑄國小蔡翔宇。正義國小何柏叡。開瑄國小林庭翊。(16)國小三年級女生組單打:第一名,中正國小黃品熹。第二名,述美國小楊晴。第三名,中正國小陳彥妃。第三名,開瑄國小林晏晨。(17)教師雙打組:第一名,沙小陳磊嶽、李靜潔。第二名,寧中周季興、楊正宇。第三名,湖小王岑娜、李健暘。第三名,高中李天祿、李劭君。(18)高中男生團體組:第一名,金門高中。(19)高中女生團體組:第一名,金門高中A。(20)國中男生團體組:第一名,金城國中。(21)國小男生團體組:第一名,開瑄國小。第二名,金沙國小。第三名,中正國小。第三名,金鼎國小。(22)國小女生團體組:第一名,開瑄國小。第二名,中正國小。(23)高中男生團體組最佳教練獎:金門高中李天祿。(24)高中女生團體組最佳教練獎:金門高中李天祿。(25)國中男生團體組最佳教練獎:金城國中林欣儀。(26)國小男生團體組最佳教練獎:開瑄國小張雲翔。(27)國小女生團體組最佳教練獎:開瑄國小盧震彥。
-
新加坡金門會館拜會金大 深化僑鄉教育文化交流
新加坡金門會館新任主席呂立岩率會館團隊拜會金門大學,呂立岩一行人除參訪校園內多處由新加坡鄉賢捐資冠名的講堂之外,並與金門大學校長陳建民就大學的發展及海外僑親與僑鄉文教連結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金大表示,學校自創校以來,承蒙海內外鄉親熱心支持與慷慨捐助,特別是來自東南亞的新加坡金門會館多位鄉賢,長期以實際行動回饋家鄉,推動金門高等教育蓬勃發展。校園內現有多處以新加坡僑領為名的學院與講堂,包括黃祖耀人文社會學院、黃木榮講堂、何錦治講堂、呂冰霖講堂、李皆得講堂、方文言講堂、陳篤漢講堂、方水金講堂與方基錠講堂等,均象徵金門大學對新加坡鄉賢長期支持的由衷感謝。 金大指出,此次呂立岩主席率新加坡金門會館副主席李志遠、總務林錦耀、財政吳來順及副總務林毅彪等一行到訪,特別參訪呂冰霖講堂(呂立岩主席之父)、李皆得講堂(李志遠副主席之父)及方文言講堂(方耀明前主席之父),並對講堂內完善的軟硬體設施及其教學推展成果表示高度肯定。 陳建民校長指出,金門大學能在教學、研究與社會責任等面向持續精進,背後仰賴來自世界各地金門鄉親的鼎力支持。近年來,有越來越多來自馬來西亞巴生雪蘭莪金門會館、柔佛金同廈會館、砂勞越金門會館、印尼雅加達金門會館、泗水金門會館、廖省金門鄉親會、麻里巴板金門同鄉會的金門華僑子女前來金大就讀,使金門大學成為南洋金僑青年升學的重要學府。學校將持續肩負培育海外華僑青年的使命,讓更多金僑子女能回到故鄉接受優質高等教育,使華僑與金門的鄉情能夠世代綿延。同時,金門大學亦將發揮語言與文化教研優勢,推動文化體驗及研習課程,促進新一代新加坡金僑子弟與家鄉的永續連結。 呂立岩主席表示,新加坡金門會館近年積極推動會務創新,結合科技與文化元素,吸引年輕一代金門華僑參與,活化僑社能量。金門大學在連結金門與華僑、促進文教交流上扮演關鍵角色,會館將秉持歷年支持教育的傳統,持續深化與金門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家鄉及金僑之教育文化的永續發展。
-
金門傀儡戲劇團三大學巡演 以指掌乾坤開啟跨界對話
金門非物質文化資產再掀新風潮。金門傀儡戲劇團於近日連續三天受邀前往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靜宜大學與國立中央大學,展開「指掌乾坤」系列講演與示範演出,透過一場場兼具藝術美感與文化思辨的跨界對話,展現傳統戲偶在當代教育場域中的新生命,深獲師生熱烈迴響。 首站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登場,由該校漢學所主辦,金門傀儡戲劇團團長蔡遠進率領團員,以「傳統偶戲的當代表現」為題,從金門傀儡戲的歷史源流、操偶技藝到戲偶造型美學層層解析,讓現場觀眾在理論與實作交錯中,體會「指掌之間,乾坤萬象」的傳統藝能魅力。隨著戲偶在指尖翻轉、起伏,觀眾的驚嘆與掌聲此起彼落。雲科大師生紛紛表示,原以為木偶戲僅是民俗娛樂,實際觀賞後才明白其中蘊含深厚的文化哲理與人文精神。 金門傀儡戲劇團來到靜宜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針對「文化資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舉辦專場講演。蔡遠進以自身三十餘年的演出與傳承經驗為例,講述金門傀儡戲如何從戰地文化的信仰儀式,轉化為兼具藝術性與教育性的表演形式。他更以輕鬆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傳統技藝如何融入現代文創產業,例如以戲偶角色開發周邊商品、或以偶劇形式詮釋地方故事。 活動最終站於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舉辦的「文院學術增能論壇系列講座(八):中西偶戲跨界對話專場」。蔡遠進團長與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王瑞婷同台對談,分別以〈指掌乾坤〉與〈神話、文學、民間喜劇:歐洲的木偶戲〉為題,從東西方偶戲的歷史脈絡、文化象徵與敘事手法展開深度交流。 現場座無虛席,兩位講者以影片片段與實例分享對照,呈現中西偶戲在角色塑造、舞台語彙與社會寓意上的異同。王瑞婷指出:「歐洲木偶戲多以諷刺與戲謔反映人性,而東方傀儡戲則結合信仰與儀式,體現民間對天地與命運的敬畏。」蔡遠進則回應:「金門傀儡戲是庶民的文化劇場,在指掌之間傳遞對生命的理解與祝禱。」雙方對話激盪出跨文化研究的火花,也使傳統藝術在學術殿堂中綻放新的光芒。 蔡遠進團長表示,金門傀儡戲源遠流長,是地方民俗與宗教信仰的重要載體。「我們希望讓青年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過去式,而是活在當下、走進生活的文化力量。」他強調,唯有讓傳統藝術能與當代社會產生連結,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再生才有真正的意義。 近年來,金門傀儡戲劇團積極走出地方,參與國內外藝術節與文化展演,持續與學校合作推動教育推廣與工作坊,將傳統技藝轉化為文化學習資源。
-
坑道音樂節特演加場獻給金門學子
金門坑道音樂節於周六、日兩天登場,為了回饋地方,在開演前一天特別加場,邀請學生率先欣賞。縣府參議李廣榮代表縣長致意,表達對大提琴家張正傑老師的感謝。 李廣榮表示,張正傑老師擔任音樂節總監,回饋當地、深耕藝術根基,透過親身參與,融入金門戰役史的獨特之美,深刻體會「金門坑道音樂節」的風靡魅力,進而加深對金門的情感與認同,今年特別為金門縣學生在坑道音樂節前一天演出原創性征服國小樂迷,帶給孩子們最無壓力、最美好的音樂享受。 坑道音樂節,迄今即將邁入第十七年,今年特別邀請男高音王典一同演出,以具情感張力的嗓音,充分展現坑道音場的獨特共鳴效果,讓翟山坑道的歷史以及音樂節的榮耀長遠流傳。
-
慶祝重陽節 安和社區居民齊聚同樂
為弘揚敬老尊賢的傳統美德,營造溫馨樂齡的社區氛圍,金城鎮安和社區日前晚間在社區安德宮前廣場舉辦一場「慶祝重陽節健康講座暨聯誼活動」,規劃相當豐富多元的活動內容、並精心準備了美味炒米粉、滷味風味餐等,廣邀社區居民一起來分享、同樂,同時聯絡彼此感情,凝聚社區向心力。 安和社區發展協會甫於去年12月成立,過去一年來社區在居民們的攜手之下,展現活力,日前的「慶祝重陽節健康講座暨聯誼活動」更是安和社區成立以來的首場大型活動,因此理事長蔡輝詩與全部理監事幹部們、志工,以喜悅與期待的心情精心策劃。 這場聯誼活動於下午5時30分起,現場擺滿好吃的家常餐點,吸引社區的大小朋友們聞香前往,大家一邊品嘗美食,一邊話家常;而活動於6時30分正式開始,副縣長李文良、縣府社會處副處長王智育、金城鎮長李誠智、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郭永隆、南門里里長鄭易岳等人特別到場致意,與社區鄉親們一起大啖美食。 社區理事長蔡輝詩致詞表示,安和社區在社區居民熱心策劃,終於在去年成立,經過一年以來運作逐步上軌道,他感謝長輩們對社區的長期支持與奉獻,並祝福所有長者重陽節快樂、健康長壽。 李文良代表縣長陳福海前往向居民們問候,他表示,居民的熱情讓人感動,且社區內發展出許多不同社團,顯示大家的向心力,很開心有機會來與民同樂。在重陽節即將來臨,李文良祝福長輩們重陽佳節愉快,並表示社區大小事若是有需要縣府協助之處,縣府團隊一定義不容辭給予幫忙。 鎮長李誠智、主席郭永隆預先祝賀社區長者重陽節快樂,他們表示,安和社區是金城鎮最新成立的社區,感謝理事長蔡輝詩、總幹事許美鳳等幕後推手,並期許社區日漸茁壯。 活動首先由南門天后舞獅團以祥獅獻瑞開場,為活動炒熱氣氛,稍後由金蓮淨苑吉祥鼓學員表演吉祥鼓;此外,社區申請衛生局114年長者社會參與暨健康促進推廣計書,成立的社區長者動動班及舞韻班,在慶祝活動中展現成果。活動最後舉行「慶生會」,為當月壽星獻上祝福,讓長輩們一同享用、共度佳節,現場洋溢著滿滿的幸福與感恩。
-
烈嶼地區舉辦消災祈福超薦法會
「金門消災祈福超薦大法會」在生命志業體系湛力法師、湛嚴法師、湛樂法師三師慈悲主法,圓滿功德,烈嶼鄉長洪若珊和地方各界、信眾虔誠敬祭,祈求風調雨順、地方安寧。 由金門慈悲協會、金門藥師精舍、中華護生協會主辦,烈嶼鄉公所協辦的「金門消災祈福超薦大法會」,日前在烈嶼鄉體育館舉辦一連2天的誦經儀式,生命志業體系湛力法師、湛嚴法師、湛樂法師三師慈悲主法,金門縣慈悲協會、金門藥師精舍及善信參與法會,並邀請南印度色拉杰六位尊貴格西修持藏傳儀軌。 烈嶼鄉長洪若珊、鄉代表會主席林長耕、鄉代表方駿洋、林宜蘭,烈嶼守備大隊副大隊長洪俊瑋、鄉公所各課室隊主管及信眾誦經祈福,燒香祈願,並由主持法師傳授福德法門,希望藉此活動帶來祥和與幸福。 鄉公所指出,法會上午進行祈福消災獻十供養、七政寶、八吉祥暨龍王聖像、焦面大士聖像開光法會;下午鄉長洪若珊、眾位法師、格西與志工一行人,共同乘坐快艇前往烈嶼海域進行龍王寶瓶暨龍王煙供法會。此次法會的供品包括龍王寶瓶、龍王磚、牛奶花、水、米及龍王煙供,象徵對海洋神靈的敬意,並祈願烈嶼鄉乃至金門縣境內外所有海上船隻作業順利平安。隔日上午,恭誦地藏經;下午為施放大蒙山普施食一堂、消災超薦牌位回向。其中大蒙山法會普施數桌珍貴中藥材、乾糧、熟食、水果等普品,特別超薦烈嶼境內未超渡眾生、過去戰爭往生先靈,陸海空三軍陣公亡將士之英靈,法會現場殊勝莊嚴。 洪若珊表示,祈福超薦法會是傳承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活動,並象徵著對未來的美好祝願。祈求所有烈嶼鄉居民安居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兩岸和平、世界和平。同時願藉由法會功德,迴向給一切有情眾生,願病者痊癒、苦者離苦、亡者得度、生者平安。
-
國際身障者日慶祝活動 明起開放現場報名
由金門縣政府及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主辦、金門縣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承辦、金湖飯店股份有限公司贊助的「2025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理解隱性障礙.消除誤解歧視」慶祝活動,邀請地區各鄉鎮身心障礙朋友踴躍參與,一同響應慶祝。報名自10月21日(星期二)起至10月23日(星期四)為止。 2025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理解隱性障礙.消除誤解歧視」慶祝活動,時間訂於12月6日,地點在金湖飯店舉行,凡持有身心障礙證明之身心障礙者,自10月21日至23日為止,為期三天的每日上班時間(早上8時30分至12時、下午2時至5時)至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公所「現場臨櫃報名」,恕不接受電話報名。 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說明,報名者之障礙等級為中度(含)以上、行動不便,或12歲以下之身心障礙者,得有一名陪同照顧者。因應場地限制,參加人數有限,敬請有興趣者盡速前往鄉鎮公所報名,額滿為止。為避免白跑一趟,民眾可先致電鄉鎮公所確認剩餘名額後再行前往,如報名人數額滿,將採候補機制,屆時若有候補成功會再以電聯通知。 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同時提醒,報名參加活動時須攜帶「身心障礙證明」及「身分證正本」;陪同照顧者亦須攜帶身分證正本,方能完成鄉鎮公所現場報名。為統一窗口並避免重複報名,僅受理至各鄉鎮公所現場報名,恕不接受其他方式。若名額額滿,仍可至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登記候補。 另因場地及保險限制,請務必依規定完成報名程序,以免向隅。此外,摸彩活動中獎品項,將依照所得稅法第十四條列入所得,獲獎的身障朋友還請注意。若有任何疑問,可致電服務中心:082-337004、334056,或臉書搜尋「伊甸金門縣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
-
金門坑道音樂節登場 樂迷齊聚翟山共賞和平樂章
舉辦十七個年頭,如今已是金門最負盛名的音樂演出,門票年年秒殺,「二○二五年金門坑道音樂節」昨日起一連兩天在翟山坑道內登場,六場次的限定演出,一票難求,搶到票的歌迷們都表示,值回票價。內政部次長董建宏昨日受邀出席,他表示,早年戰爭工事到如今的天然音樂表演場域,象徵和平與自由,他並盛讚翟山坑道是最天然的音響設備。 今年坑道音樂節在昨日與今天登場,兩天六場次的演出,首日表演邀請到二○二五年日本巡演獨唱者、被譽為近代最具潛力的聲樂家宮地江奈,與國內知名男高音王典,演唱《波西米亞人》、《杜蘭朵公主》、《茶花女》等經典歌劇片段,極具情感張力的聲線,深受觀眾喜愛。 昨日第一場演出中,內政部次長董建宏、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副縣長李文良等人到場欣賞,與現場聽眾共同沉浸在悠揚樂音與獨特的坑道氛圍中。 副縣長李文良也代表陳福海縣長向聽眾致意,他表示,金門曾是保衛台灣前線的重要戰地,如今,我們把當年的坑道——這段歷史的見證,化為傳遞和平與文化的舞台。金門坑道音樂節,不只是音樂的饗宴,更象徵著從戰火到和平、從封閉到開放的轉變。當音樂在坑道中迴盪,我們聽見的不只是旋律,更是金門堅韌不屈的精神與歷史的回聲。希望現場的每一個音符,都能讓大家感受到金門的力量與溫度。 董建宏受訪時表示,今年是第二次代表部長參加坑道音樂節,十七年來不斷有新的展現。今年邀請日本女高音與台灣知名男高音、京劇名伶等,這些音樂演出象徵金門人文氣息的提升以及國家公園對地方文化的努力。如同總監張正傑提到坑道的存在是因為戰爭,用人力方式為金門與台灣築起民主防禦的城牆,但是隨著世界局勢改變,大家渴望和平,透過音樂表達對和平的想像與摯愛,撫平人心,也透過音樂讓大家正視自由與和平。 他強調,和平不會從天而降,而是許多人共同努力捍衛出來的,後人也才有機會享受到如此溫馨的音樂會,他盼金門的經驗可以持續維持台海以及世界的穩定,並希望大家珍惜金門戰地文化特殊性,還有和平的重要性。 董建宏還說,翟山坑道是天然的音響設備,現場聆聽的效果讓人身歷其境,他還表示明年有若機會,也希望能有機會陪同院長或是總統來親自聆聽。 金管處表示,該處自九十八年起舉辦金門坑道音樂節以來,已累積超過兩萬四千位樂迷參加,持續以軟性的藝文活動,深化金門獨特的戰地文化,更成為翟山坑道最具代表性、獨一無二的活動,並躍升為金門最具辨識度的品牌活動之一。金門歷經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等多場戰役,形成獨特戰地文化與地景,坑道音樂節是活化再利用軍事據點,結合藝術、文化的最佳範例,成為推廣環境教育與觀光的亮點,讓重要戰役史蹟得以保存並延續價值,並深化島嶼文化體驗與永續發展。
-
縣府辦專題講座 邀專家分享家庭關係經營秘訣
金門縣政府人事處為協助同仁強化心理健康與家庭關係經營能力,日前在縣府新聞發佈室舉辦「114年員工協助方案專題講座-家庭關係經營秘訣」。本次特別邀請看見心理諮商所王國仲心理諮商師擔任講座主講人,透過專業的心理學理論與實務案例,帶領公務同仁一同探討伴侶與家庭互動中的情感動力,學習建立正向溝通與親密關係的關鍵技巧。 講座開始,王國仲諮商心理師以美國心理學家John M. Gottman提出的「四種對伴侶關係有害的溝通方式」為引,深入分析伴侶間常見的三大互動困境,並提出改善溝通、增進情感連結的具體建議。他強調,學習辨識破壞性溝通模式並練習正向表達,是維繫長久親密關係的第一步。 王國仲進一步以「家庭關係與家庭動力」為主軸,分享親代與子代之間「三角關係」的形成與化解之道。他指出,「三角關係」是一種三人情緒互動的形態,是家庭情緒系統的基本單位。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關係因子女的加入或離開而發生變化,導致情緒焦點轉移。透過覺察與「去三角化」策略,家庭成員可重新找回健康的互動模式,讓關係更穩定、更有彈性。 人事處表示,縣府長期重視公務人員的身心健康,持續推動「員工協助方案(EAP)」,透過心理健康講座、壓力調適課程及心理諮詢服務等多元措施,協助同仁面對職場壓力與生活挑戰。未來將持續引入更多元的心理支持機制與資源網絡,讓公務人員在遇到困難時能獲得即時援助與情緒支持,進而促進工作效率與幸福感,打造健康友善、溫暖有韌性的公部門工作環境。
-
金門獲綠色城市獎肯定 縣長期許深化地產地消與食農教育
國民健康署今(114)年舉辦「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評選」,全台22縣市共352件作品參賽,競爭激烈。金門縣以《金生金市‧農業永續》脫穎而出,榮獲健康城市類「綠色城市獎」,展現小島在資源有限下,仍以行動守護土地、推動安全農業、建立地產地消模式的成果。此次獲獎,不只是一項榮耀,更是對金門長年堅持的肯定。 縣長陳福海表示,這次獲獎,是對金門長期深化農業與健康政策的一項肯定。他感謝一路投入的農友、學校、社區與返鄉青年,因為每一分堅持,才讓金門從一塊土地,累積成一種力量。他指出,金門推動農業,重點在於打好基礎,為居民建立安心生活的條件,從安全用藥、地產地消到食農教育,這條路或許需要時間,但方向始終清楚——讓孩子吃得健康、讓鄉親吃得放心、讓農業能安定發展、讓下一代願意留下來。也希望透過具體行動,讓外界看見,這座島嶼有能力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道路。 金門自94年啟動安全農業政策,以減少農藥使用、恢復土壤生機為起點,逐步建立農業永續基礎。縣府亦透過農業輔導與制度支持,協助農友改善栽培條件,並推動有機與產銷履歷制度,使本地農業逐漸邁向品質穩定與品牌形象。 在教育與社區層面,縣府推動食農教育進入校園,從標章認識到農園實作,讓孩子了解食物的來源;多所學校也採用在地蔬菜,打造「從田到桌」的健康循環。各地社區也推展共餐據點,讓長者不只吃飽,更能吃得安心,逐步形成具有在地特色的照顧模式。 面對水資源與環境挑戰,縣府推動農塘改善與水資源再利用,並配合生態復育行動,守護包括水獺與大鱗梅氏鯿等物種,逐步建立人與自然共生的友善環境。全國評審團指出,金門展現出土地倫理、農業責任與社區參與的整合實力,是離島推動永續治理的具體典範。 縣長陳福海最後強調,金門推動農業永續,核心目標是守護居民的生活品質,也希望從餐桌開始,把健康真正帶進每一戶人家。得獎固然值得鼓勵,但他更在意的是,金門的孩子是否吃得安心、鄉親是否願意信任在地農產。他特別感謝長期耕耘土地的農友,也肯定願意返鄉的青年,以及在校園和社區推動食農的夥伴,正因為這些堅持,金門的農業已不僅是生產工作,而是一股踏實向前的力量。 此次獲獎,對金門而言是一份肯定,雖然島嶼不大,但只要方向清楚、腳步穩定,仍然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創造價值。他指出,縣府團隊將持續推動低碳、智慧、友善的農業環境,讓農民可以安心投入,讓年輕人願意回來,讓金門在自己的道路上,穩健寫下健康與永續的新篇章。
-
太武雄風再現音樂會 軍民同心頌英烈
今年適逢「古寧頭戰役」76週年,為緬懷當年浴血奮戰、保衛疆土的國軍官兵,重溫軍民同心、共禦外侮的堅毅精神,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昨(18)日特別在太武營區擎天廳,偕同金門縣政府及閩聲愛樂協會,共同舉辦「太武雄風再現-古寧頭戰役76週年紀念音樂會。 活動現場氣氛莊嚴而熱烈,出席貴賓包括金防部政戰主任王少將、音樂會發起人暨閩聲愛樂協會理事長陳世聰、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金湖鎮長陳文顧等人,與來自金門各界鄉親及防區官兵共計五百餘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歷史榮光,追思先烈英勇事蹟。 王政戰主任在致詞時表示,「古寧頭戰役」是國軍保衛臺海和平的第一場關鍵戰役,不僅成功粉碎敵軍登陸金門的企圖,更奠定日後臺海穩定發展的基礎。這場戰役不只是戰術上的勝利,更象徵著軍民團結的精神力量,證明只要同島一命、同心協力,便能在逆境中戰勝威脅。 他強調,76年前的勝利是國軍堅定信念與不屈不撓意志的體現,這份「守護家園」的精神,正是今日國家安全與社會凝聚力的重要基石。紀念音樂會以多元音樂形式,向所有保衛中華民國的前輩致上最崇高敬意,也象徵軍民情誼的傳承與延續。王主任期勉年輕官兵以熱血豪情延續先烈遺志,面對新時代的威脅與挑戰,持續發揚敢戰、能戰、勝戰的精神,再創國軍榮耀。 金防部指出,本次音樂會由閩聲愛樂協會籌辦,特別邀請安琪莉莎合唱團、紫韻箏樂團、金門室內弦樂團、碧山樂團等多組團隊共同演出,並結合金防部官兵所組成的「擎天樂團」,展現軍民合奏的磅礡氣勢。 音樂會以〈榮耀古寧頭〉曲目揭開序幕,透過樂音重現當年戰火中不屈的精神。接續多首充滿愛國情懷與地方文化色彩的樂章交織登場,曲風時而激昂、時而悠揚,帶領觀眾在旋律間穿越時空,回望那段血與火的歷史。壓軸演出則以軍歌大合唱為結尾,全場官兵與觀眾齊聲高唱,歌聲響徹太武山間,場面震撼動人。 主辦單位表示,本次音樂會不僅是一場藝術饗宴,更是一場精神洗禮。藉由音樂傳遞對英烈的追思與對和平的珍惜,讓與會者深刻體會「和平並非天賜,而是以實力守護而來」的真諦。國軍官兵矢志「忠於國家、忠於職守」,將持續堅守崗位、精進戰訓,以堅定信念守護國家安全,成為國人最堅實的依靠。 金防部並指出,金門這座島嶼見證了國軍與民眾並肩作戰的歷史,古寧頭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今日台海的和平局勢,也塑造金門成為「和平前哨」的象徵。多年來,國軍不僅守護疆土,更積極參與地方建設與文化活動,展現「軍民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閩聲愛樂協會理事長陳世聰也提到,能以音樂的形式紀念這段歷史,別具意義。協會成員中許多人本身就來自軍眷或金門鄉親,對這片土地懷有深厚情感。透過樂音訴說金門的故事,讓更多年輕世代了解和平得來不易,進而珍惜眼前安定的生活。 金防部表示,未來將持續結合地方文化與軍事歷史資源,推動更多形式多元、寓教於樂的文化活動,讓國防教育更貼近民眾生活,同時弘揚先烈遺志、傳承「軍民同心、保家衛國」的精神,讓太武雄風永續飄揚、古寧頭精神永存人心。
-
長者活躍老化全國總決賽 金門縣婦女代表隊奪最佳團隊獎
金門縣婦女會代表金門縣參加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舉辦的「114年長者活躍老化競賽活動全國總決賽」,以極具地方特色與創意的舞碼《高粱美酒慶豐年》脫穎而出,榮獲「最佳團隊獎」,為金門再添榮耀,也展現長者們自信、健康與活力的風采。 今年全國總決賽於15日在新北市板樹體育館盛大舉行,共有來自全國八個縣市的優勝隊伍同場競技。金門縣婦女會以「高粱美酒慶豐年」為題,融合地方文化、農村生活及環保創意,生動演繹出金門婦女勤勞堅毅、樂觀進取的精神。表演內容以金門高粱從播種、耕耘到收成的過程為主軸,結合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節奏律動,搭配輕快的舞步與熱情洋溢的笑容,象徵長者對生命的熱愛與感恩,贏得全場熱烈掌聲。 金門縣婦女會表示,創作構想源於早期金門婦女的生活縮影——當年婦女除了上山採柴、下海撿蚵,還需接受民防訓練,可說「巾幗不讓鬚眉」,個個練就一身好本領。為感念高粱產業對地方經濟與福利的貢獻,團隊以「高粱美酒慶豐年」作為主題,藉舞蹈展現豐收的喜悅,也傳達對土地的感恩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整場演出道具皆由團員親手製作,充分體現環保創意與永續理念。從海邊撿拾的保麗龍、廢棄瓶罐、再利用的布料與高粱穗,經過巧思再製,搖身一變成為舞台上充滿金門風情的藝術素材。團員們表示,每一個道具都充滿故事,這不只是比賽,更是共同完成夢想的過程。 金門縣衛生局表示,國民健康署自民國100年起推動「長者活躍老化競賽活動」,結合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鼓勵長者透過團隊創作與表演,培養運動習慣、促進身心健康,並藉此建立長者間的交流與互助關係。 今年金門縣賽於8月30日舉行,共有8支社區團隊踴躍報名參加。最終由金門縣婦女會以優異表現奪下縣內第一名,並代表金門縣前進全國決賽,最終榮獲「最佳團隊獎」的殊榮,展現本縣推動長者健康促進的成果。 衛生局指出,這項競賽不僅是一場表演舞台,更是長者實踐「活到老、學到老」精神的重要平台。透過組隊、練習與創作,長者們在過程中培養肌力、平衡力與柔軟度,同時也增進了心肺耐力與社交互動,讓健康與快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衛生局進一步表示,期盼未來有更多長者走出家門、融入社區,積極參與各類學習與活動。子女與家人也應給予鼓勵與支持,讓長者在被肯定中發現自我價值,持續綻放生命光彩。
-
擴大保種庫及復育基地 縣府野放大鱗梅氏鯿魚苗
縣府為守護金門珍貴原生淡水魚類資源,10月17日在產、官、學跨單位以及軍方代表參與下,於擎天水庫辦理「大鱗梅氏鯿野放活動」。將800尾健康的珍稀原生淡水魚(其中計有大鱗梅氏鯿魚苗、高體鰟鮍、鯽魚及鯉魚)放流入水庫中,藉以展現近年來復育之成果;同時也以現場穩定具自然性之水域,擴大「保種庫」及野外復育基地,讓金門原生魚保育工作再向前邁進! 「大鱗梅氏鯿野放活動」於10月17日上午10時30分,假擎天水庫辦理,由縣府產業發展處農林科科長李姿維、再生魚坊執行長陳光耀、國立金門高級農工職業學校養殖科主任回兆年、金門守備大隊政戰處長吳風鎮、金門縣自來水廠、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等單位攜手合作,進行人工繁殖魚苗野放作業,並將800尾健康的珍稀原生淡水魚(包括大鱗梅氏鯿魚苗、高體鰟鮍、鯽魚及鯉魚)等放流入該水域中,用實際行動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及生態復育工作。 關於大鱗梅氏鯿,金門縣政府產業發展處指出,大鱗梅氏鯿(學名 Metzia mesembrinum,又稱大鱗細鯿)為國家三級保育類淡水魚類。自1920年代以來,此魚在台灣本島已不復見。根據近年調查資料,金門本島成為全球僅存的大鱗梅氏鯿自然棲地,其族群數量稀少且分布有限,因此,保育工作刻不容緩。 縣府產業發展處指出,為保存大鱗梅氏鯿族群,自2021年起,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計畫支持下,縣府委託再生魚坊團隊執行「金門地區保育類淡水魚大鱗梅氏鯿族群動態監測及珍稀原生淡水魚保種計畫」。團隊在進行全島性水域調查時,發現部分引水系統如田浦水庫及金沙溪等流域出現外來魚種,且具繁殖跡象,顯示外來種入侵已對本地生態構成威脅。為防止原生魚族群進一步縮減,再生魚坊即啟動人工繁殖與移地保種作業,並成功在太武池及龍陵湖建立穩定族群。 農林科科長李姿維也補充指出,在中央計畫和經費支持下,縣府委託再生魚坊協助進行大鱗梅氏鯿復育保種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保種數量(縣府產發處統計)截至2025年9月底,太武池及龍陵湖監測數據顯示大鱗梅氏鯿族群量平均推估分別達28,456尾及15,423尾,已有顯著的成果。鑑於數量達一定水平後,魚種移到野外放流,共野放800尾,希望魚種融入自然環境,擴大復育基地。 再生魚坊執行長陳光耀也說明,野放地點擎天水庫,其於斗門溪上游水系,屬軍方管制區,環境天然、干擾少,能有效避免因人為開發或農業灌溉造成的棲地破壞,極適合作為金門原生魚類的「保種庫」及野外復育基地。而且擎天水庫水域的穩定性及自然性,將有助於建立健康且穩定的原生魚族群結構。此次野放800尾健康的珍稀原生淡水魚苗(包括大鱗梅氏鯿魚苗600、高體鰟鮍100、鯽魚及鯉魚各50)。陳光耀也說,今年首次與金門農工養殖科產學合作,學校也提供300尾大鱗梅氏鯿魚苗,並共襄此次保育行動。 金門高職養殖科主任回兆年也表示,在縣府及再生魚坊邀請下參與此次野放工作,養殖科配合保育魚種課程,師生已推動大鱗梅氏鯿保育工作多年,希望藉此次活動也讓外界見到養殖科的復育成果。 縣府產業發展處也指出,此次擎天水庫野放活動,公私協力、跨機關合作的成果,象徵金門原生魚保育工作邁向更廣域、系統化的階段;也是生態復育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對已絕種之台灣原生淡水魚後續復育工作規劃上極為重要。後續將持續與相關學術單位合作,進行魚群監測與棲地環境管理,確保野放族群能成功融入自然環境並穩定繁衍。未來縣府將持續配合中央政策推動及保育業務推行,讓生態資源永續繁衍。
-
第一批秋季蔬菜穴盤苗 20~27日依登記數領取
金門縣農試所秋季蔬菜穴盤苗,經過受理民眾登記及育苗後,第一批領苗作業,訂於10月20日起至10月27日止上班時間,於農試所受理大金門已登記之民眾領苗;並於10月26日週日上午8時至11時加碼服務鄉親。農試所敬請鄉親於上班時間到農試所,洽行政管理課繳費後,憑領苗單領苗。提醒鄉親務必於現場確認穴盤苗數量,離開後恕不補發或更換,若有疑問可於上班時間電話洽詢,082-333381。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為推廣地區民眾栽種秋季當令蔬菜,豐富地區蔬果種類。且考量穴盤苗生長整齊、移植成活率高,可減少民眾自行育苗時可能面臨的發芽率不佳及生長參差等問題,故辦理春季、秋季穴盤苗栽培推廣,以價購方式,供農友及民眾登記價購,每年都受到地區民眾之熱烈迴響。 今(114)年秋季蔬菜穴盤苗,經開放民眾登記(114年8月11日至114年8月25日止),陸續進行催芽育苗,並循春季模式採分兩批領苗,敬請民眾依登記時間、地點領苗。第一批領苗作業於114年10月17日假烈嶼鄉農會受理,以及自114年10月20日(星期一)至114年10月27日(星期一),於農試所內,開放登記第一批大金門已登記之鄉親領苗作業,其中,特別增加假日時段10月26日上午8時至11時前,便利鄉親前往領苗。 農試所指出,敬請已登記民眾可於明(10月20日)日起上班時間(每日上午8時30分至11時30分、下午1時30分至5時)到農試所,先洽行政管理課繳費,開立領苗單後前往溫室領取菜苗,特別提醒民眾,請務必注意於現場確認穴盤苗數量,離開後恕不補苗或更換。 農試所此次開放民眾登記價購之秋季蔬菜穴盤苗,計有包心白菜(錦秋)/每株3元。甘藍(初秋)/每株3元。秋莖甘藍(綠地)/每株3元。金瑩小番茄/每株6元。933大番茄/每株3元。結球芥菜(赤葉種)/每株3元。青花菜(綠寶)每株3元。花椰菜(中生75日)/每株3元,共8種。 農試所也說明,本次同樣依登記之數量陸續進行催芽育苗,並循春季模式採分兩批領苗,提醒鄉親務必於上述時間內之上班時間(或假日開放之時段10月26日/週日上午8時至11時)前往農試所繳費及領苗,假日前往可直接至所內溫室區繳費及領苗,若有相關疑問可於上班時間電話洽詢082-333381。
-
連環撞導致一死一傷 肇逃男子到案時酒測超標
10月17日18時21分許,張姓男子(63年次)駕駛自小客車,沿金湖鎮環島北路二段往金城方向行駛,於玉環路口前路段違規駛入來車道並超越多部車輛,先撞擊對向翁姓女子(69年次)騎乘之普通重機車,車輛失控後又撞擊盧姓男子(65年次)駕駛之自小貨車及許姓女子(74年次)駕駛之自小客車。機車駕駛人翁女經緊急送往金門醫院急救後仍宣告不治,另自小貨車盧姓駕駛未受傷,自小客車許姓駕駛左手臂拉傷、翁姓乘客頭部挫傷。 事發後肇事張姓男子爬出車外後棄車徒步逃逸,警方立即掌握犯嫌身分後,並釐清逃離動線及動員大批警力查緝,另策動親友給予壓力,最後張嫌於當晚23時許主動歸案,經後續偵查,查獲張嫌酒測值超標,警方詢問後依違反刑法185-3條酒駕致死罪及刑法第185-4條肇事逃逸致死罪,將張嫌移送金門地檢署偵辦。
-
筆墨留古意、水彩映心境 2展覽聯合開幕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書法學會承辦之「114年深研隸楷今文字」會員書法展,與金門縣美術學會策辦之「歲月靜好—蘇益家水彩個展」昨(18)日上午10時在文化局盛大聯合開幕。兩場展覽分別於文化局第一、第二展場同步登場,現場貴賓雲集,金門水墨協會理事長洪明標、水彩畫協會理事長楊天澤、美術學會理事長唐敏達及多位藝文界人士與鄉親共同出席,見證金門藝文創作的厚實成果與文化傳承的深遠力量。 文化局長陳榮昌致詞時表示,此次聯合開幕是金門藝術界的一大盛事,兩場展覽分別代表傳統與現代、筆墨與色彩的交融對話,象徵金門藝文發展的多元與融合。他感謝各美術與書法團體長年推動藝術教育與創作發表,使金門的文化生命得以不斷延續與深化。陳榮昌特別讚譽書法學會對「隸楷今文字」主題的深研展現學術性與藝術性並重的精神,而蘇益家老師以水彩捕捉生活詩意,更以色彩與光影書寫出「歲月靜好」的人文篇章,兩者相映成趣,讓金門文化展現更寬廣的層次。 隸楷今文字:漢字之美的時代對話 金門縣書法學會年度會員展以「深研隸楷今文字」為主題,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1日止,在文化局第一展場展出。此次展覽延續去年的「古文字」專題,從篆書、隸書至楷書的演進脈絡中,呈現中華文字千年流轉的歷史風華與藝術精神。 理事長徐心富表示,書法學習是筆墨技巧的臨摹,更重要的是理解文字演變與文化精神。他指出,現代教育中書法已非必修科目,許多人對文字形體的發展了解有限,學會希望藉由展覽讓更多人重新認識漢字的生命力,理解書體背後蘊藏的文化底蘊與時代精神。 展覽內容涵蓋隸、楷、行等多種書體,以臨摹歷代名帖為基礎,鼓勵會員在學習古法中融入自我風格,展現書法的當代多樣性。文化局指出,書法學會自成立以來持續推廣書藝教育,去年的「古文字」系列獲得好評,今年「今文字」專題則以古今對照方式深化民眾對文字美學的理解,成為金門文化教育的重要亮點。 展覽同時呼應歷史上「北碑南帖」的文化源流。「碑」為石刻立碑,多見於漢代隸書,如〈張遷碑〉、〈曹全碑〉等為書法瑰寶;「帖」則源自唐以後的紙筆書寫,王羲之、王獻之父子書風成為南帖之宗。透過這次展覽,觀者可在筆墨之間看見從碑到帖、從石刻到紙筆的時代變遷與藝術傳承。 歲月靜好:以水彩述人生、以色光寫金門 與書法展同期舉行的「歲月靜好—蘇益家水彩個展」,這是畫家蘇益家睽違七年後重返家鄉舉辦個展;適逢其七十大壽,展出99幅水彩作品,全面展現其藝術心路與創作成熟期的風格轉化。 蘇益家表示,這次展覽對他而言如同將多年創作的「孩子」帶回故鄉。他感念早年師長與家人的支持,特別提及啟蒙老師讓他在金門播下水彩藝術種子的恩情。回顧創作歷程,自2018年《歸人、征塵》、2019年《水韻風華》到2020年《雲淡風輕》,他的畫風從早期的絢麗奔放逐漸轉為樸實沉穩。此次《歲月靜好》則是一場對人生與藝術的自省回望。 「年輕時追求的是『有』的成功,如今更珍惜『無憂、無病、無痛』的簡樸幸福。」他說,「歲月靜好」並非無波無瀾,而是一種心靈的平和,是在繁忙世界中尋回內心安然的過程。 畫作題材多取自金門自然景致與生活片段,《眺望金沙平原》以細膩筆觸描繪太武山遠望金沙田野的詩意景象;《自在》則以濕染技法表現釣客與白鷺共構的海景,展現寧靜與療癒的氛圍。這些作品記錄金門風光,更流露畫家對家鄉與人生的深沉情感。 蘇益家強調,水彩的魅力在於「水與色的偶然之美」。他認為創作者應兼具詩人的浪漫與哲學家的思辨,讓畫面在虛實之間喚起觀者的情感共鳴。「形似為基,神似為魂」,這句東方美學的核心理念,正是他創作中追求的精神。此次展覽原計畫展出部分作品,因運送過程遭海關延誤,他臨時以瓦楞板創作應變,體現藝術家面對挑戰的韌性與創造力。 文化局表示,透過書法與水彩兩場展覽的聯合呈現,見證金門藝術創作者的努力與成果,象徵文化傳承的持續與延展,藉由展覽、講座與教育活動,讓藝術走進社區、走進生活。此外,文化局特別於昨日下午舉辦「蘇益家的創作經驗分享」藝術講座,邀請畫家親自與民眾交流創作心得,期盼以此推廣美術教育,激發更多民眾的藝術興趣。 兩場展覽即日起同步開放,民眾可自由參觀。文化局誠摯邀請藝文愛好者、師生與鄉親前往觀賞,共同感受筆墨與色彩的古今交融,體會藝術在時光流轉中所綻放的生命光華。
-
天韻淨化心曲演唱會 動人樂音洗滌心靈
在秋陽和煦的午後,悠揚的樂聲於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中徐徐響起。由財團法人南屏研修院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天韻淨化心曲」演唱會於昨(18)日下午3時至5時隆重登場,邀請金門縣合唱團與金門兒童合唱團共同演出,以「感恩的心曲」為主軸,祈願天下和平、世界無災,並以音樂傳遞慈悲與智慧,淨化人心。 現場貴賓雲集,文化局局長陳榮昌、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郭永隆、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等人均蒞臨參與,與在地鄉親及藝文愛好者一同度過一場靜心而溫暖的午後時光。 文化局局長陳榮昌代表縣長陳福海致詞時指出,此次音樂會以「感恩」為題,透過音樂做為橋樑,表達對天地萬物與人間善緣的感謝之情。他強調,音樂是藝術的展現,更是心靈的語言,能撫慰人心、促進交流。陳榮昌表示,南屏研修院文教基金會長年推動心靈文化教育,藉由音樂、文字與教化活動,引導社會大眾回歸內在、提升精神層次。這場演出結合在地成人與兒童合唱團,象徵文化與信仰的融合,展現金門豐沛的藝文能量。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表示,音樂的力量無遠弗屆,「一顆種子可以成就一片生命,一首曲子可以洗滌人性。」他肯定主辦單位邀請金門兒童合唱團參與演出,讓孩子們在音樂中學習與成長。面對AI時代的挑戰,陳龍安期許金門持續以人文信念為本,兼容多元學習,使這座島嶼的未來更加美好。 「天韻淨化心曲」為南屏研修院文教基金會與德映影聲有限公司共同策劃的心靈音樂系列,內容取材自修持者的真言心語,轉化為旋律。基金會表示,「天音」不同於流行音樂,而是一場靈性的饗宴,其旋律空靈清寂、意境悠遠,能開啟智慧、平靜心緒,讓人於塵世勞苦中獲得撫慰與提昇。 南屏研修院文教基金會秉持「以心修道、以文弘法」的宗旨,長期致力推動心靈教育與文化活動。此次由董事長林清山率領百餘位成員跨海蒞金,展現誠摯的交流與弘法精神。基金會期望以音樂為媒,讓「愛與感恩」的理念在金門扎根,並與地方藝文能量相互輝映。 隨著合唱團純淨的歌聲流轉,現場氣氛逐漸沉靜。觀眾屏息聆聽,任由旋律洗滌心靈,許多人在音符之間感受到久違的平靜與溫柔。一位民眾表示,這場音樂會不同於一般演唱會的喧鬧,「更像是一場心靈洗禮,讓人感受到音樂中的慈悲與能量。」
-
聯合盃作文賽金門區初賽 765人爭取晉級
「第十九屆聯合盃全國作文大賽」金門區初賽昨(18)日在金城國中登場,今年765名學生報名參賽,屆時通過初賽的210名學生將參加11月29日舉辦的全國總決賽,與各縣市好手一較高下。 今年聯合盃金門區初賽在金城國中開設32個試場,昨日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社教科科長周祥敏、金城國中教務主任楊弘安等,在聯合報教育事業部總經理潘素滿陪同下視察試場,為參賽同學加油打氣。 周祥敏表示,感謝聯合報系對文學領域的重視與深耕,聯合盃作文賽是地區許多學生們相當重視的文學賽事,每年都吸引眾多在地學生報名參賽;他感謝聯合報系為金門學子提升文學素養所做出的貢獻與努力。 今年聯合盃金門區初賽是由金門縣政府、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主辦,金城國中協辦,比賽分成國小中年級、高年級、國中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高中職組,初賽成績將於11月5日公告在聯合盃官網,網址:https://udncollege.udn.com/udncompetition19/。 今年的考題聚焦於學生對生活事物的觀察、體驗與省思。國小中年級組要介紹家鄉裡那些特別或美好的事物。高年級組則是書寫「最敬佩的職業」。國七組以「勇氣」為主題,表達自己的理解、感受與思考。國八組以「寫信」或「自我對話」的方式,寫給三十歲的自己。國九組探討對「善意的謊言」的看法或省思。高中組學生則是分享自己對「寧靜之美」的經驗、想法和體會。 中正國小高年級的葉信霆最敬佩的職業是科學家,因為科學家能透過研究與實驗,發明出改變世界的事物。平時老師只要求寫50字短文,文字能力變好,但這次比賽的題目太難,讓他花了很久時間構思。 去年獲得國八組創意類優選的金城國中蔡佳彤則表示,今年的題目雖然不難理解,但要自然地融入個人經驗,以知性又不突兀的方式表達見解,才是真正的挑戰。 而去年拿下國九組首獎的金門高中王湘蘋表示,思考題材時,她抬頭望向天空,心情頓時平靜,靈感隨之湧現,於是決定以「天空」為主題,用最擅長的記敘文筆法,描寫內心的感動與思考。
-
金門日報社將迎向六十週年 產業工會改選理監事
金門日報社產業工會第九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理監事代表選舉,於本月17日下午在工會會議室隆重舉行,由理事長陳德鵬主持。金門日報社社長陳欽進列席指導,除感謝工會長期以來在促進勞資合作、維護員工權益上的努力外,也期勉新任理監事持續發揮團隊精神,攜手為報社永續經營注入更多正能量。選舉結果,原任理事長陳德鵬再度高票連任,象徵工會的向心與信任,為新一屆的工會運作揭開序幕。 會中除完成第九屆理監事與上級代表改選外,並依程序進行年度工作報告、提案執行情形及新年度工作計畫的說明與討論。理事長陳德鵬表示,工會自創立以來,始終秉持「創新服務、永續經營、健康快樂勞動」的宗旨,致力提升會員福祉與促進勞資和諧。面對媒體產業環境快速變遷與經營壓力,他強調,工會將持續扮演橋樑角色,協助同仁爭取權益、凝聚向心力,並與報社攜手打造一個更加安全、穩定且充滿希望的工作環境。 金門日報社社長陳欽進在致詞時指出,金門日報社作為地方最具代表性的媒體之一,長期肩負「記錄金門生活、書寫金門歷史」的使命。報社是金門鄉親的重要精神寄託,無論是紙本新聞或網路媒體,皆是連結在地與世界的重要平台。他表示,媒體是24小時運作的特殊產業,「我們的新聞服務不打烊,精神也不鬆懈」,期勉全體員工與工會持續精進,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迎接時代挑戰。他感性地說道:「六十周年沒有喜悅,只有承擔;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強調唯有持續努力與堅守崗位,才能讓金門日報社不斷成長、再創高峰。 在會中討論環節,會員們針對人力調配不足、機器老舊更新、基層約用人員升遷及福利制度、公假與加班機制等議題踴躍建言。社長陳欽進逐一傾聽並回應,強調將秉持「人事服務,服務人事」的理念,與工會保持開放對話,持續檢討與改善內部管理機制,讓每位同仁都能在安全、穩定且有成長空間的環境中發揮專業,發揚金報人的使命與榮譽。 會後,工會並舉辦溫馨感恩茶會,邀請全體會員共聚一堂。現場洋溢著溫馨與感恩的氛圍,社長陳欽進親自贊助湯圓,寓意「圓滿順遂」,祝福工會新一屆任期再創佳績。工會亦特別慰問身體微恙的同仁,展現「取之於報社、用之於報社」的互助精神,凝聚團隊情誼。 理事長陳德鵬也以實際行動展現對工會的支持,現場宣布個人捐助工會活動基金2萬元,為工會注入新的活力。他感性表示,自己在報社服務逾四十年,對同仁與工會有深厚情感,能再度獲得會員信任接任理事長,倍感榮幸與責任重大。他說:「報社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工會的存在就是要讓每一位同仁都能感受到歸屬與被重視,這份情誼是支撐我們不斷前進的力量。」 陳德鵬強調,未來將持續以奉獻、公德與回饋的心領航工會,延續半甲子的歷史傳承,與社方同心協力,推動更多具體的員工照護與勞動保障措施,讓工會真正成為同仁的堅強後盾。他期許工會成為報社發展的重要推手,並以「共體時艱、相互扶持」的精神,陪伴金門日報在傳媒變局中穩健前行,持續為金門鄉親提供優質、公正、溫暖的新聞服務。 金門日報社產業工會第九屆理監事當選名單如下: 理事長:陳德鵬。 理事:陳麗娜、許燕山、鍾永盛、陳靖德、吳孟儒、施明森、陳彥甫、黃金。 常務監事:陳詩平。 監事:陳湘梅、陳松俊。 上級代表:陳詩平。
-
助更生人復歸 榮譽觀護人參加毒品個案輔導課程
為提升觀護體系面對毒品個案之專業輔導能力,金門地方檢察署與金門縣榮譽觀護人協進會於17日共同舉辦「榮譽觀護人毒品個案專業輔導課程」教育訓練。 金門地檢署檢察長王柏敦親自出席致詞,感謝金門縣榮譽觀護人協進會理事長吳成宗及全體榮譽觀護人長期投入輔導工作,成為更生人重返社會的重要支柱。王檢察長並引用講義中一句話:「更生人需要的不是『被定義的過去』,而是『被相信的未來』」,期勉大家以同理與信任為出發點,傾聽他們的故事,陪伴他們完成正向改變,幫助毒品個案重啟新的人生篇章。 王檢察長強調,毒品問題隨時代演變而日益複雜,觀護與輔導工作面臨更多挑戰,唯有持續學習與專業精進,才能因應多元的輔導需求。本次訓練課程除深化與會人員對毒品個案心理特質的理解,也有效提升了輔導實務能力。與會榮譽觀護人皆表示收穫豐富,未來將把所學運用於觀護輔導實務中,持續協助毒品更生人走向復歸之路。 本次課程特別邀請法務部矯正署新店戒治所顏蔚吟臨床心理師擔任講師。顏心理師擁有二十餘年輔導毒癮者的臨床經驗,以「解決導向的晤談技巧」為主題,深入解析毒品個案的犯罪與成癮思維模式,並說明常見心理特徵與行為反應。她以案例分享,引導與會人員思考如何運用晤談技巧協助毒品個案覺察自我價值,從而提升改變的動機與能力,使輔導成效更為具體且可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