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行銷金門觀光旅遊再加把勁
最近有兩位中共官員於赴台考察旅遊及經貿交流,回程選擇來金門訪問,並循「小三通」方式返回大陸。先是中共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率團赴台參加「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旅遊業者聯誼會」活動後,選擇到金門實地體驗、考察本地旅遊環境與特色,以便推介給大陸遊客;同時希望藉由實際觀察瞭解,整合「大三通」和「小三通」,研究把兩條旅遊路線連接起來的可行性。這個構想對兩岸旅遊業者具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值得公部門及相關業者腦力激盪,創新思維。
隨後中共福建省副省長葉雙瑜率該省經貿交流團赴台交流,也取道金門返回大陸,停留期間,在金門縣政府與李炷烽縣長及縣府相關主管進行一場座談,商談包括促進福建企業來金投資等合作事項,期以加快雙方經貿交流。同時,葉副省長建議在因應兩岸關係急遽變化的需要,台灣政府要加快建設的腳步來改善金門的機場和港埠等基礎設施。事實上這也是金門人長久以來念茲在茲的大事,希望中央政府聽得到、重視它,並將之列為改善金門基礎建設的重要項目與當務之急。
中共國家旅遊局主管及福建省領導階層的官員,兩者都具有主導政策與影響決策的能力,他們對兩岸旅遊事業與經貿交流所提出的意見,為金門未來在兩岸觀光旅遊發展以及經貿往來釋出善意與利多,意義非凡。另者,李縣長曾向兩位貴賓建言,希望大陸方面對已經開放的二十五個省、市地區居民,給予更為便捷簡易的辦證管道,以提高大陸民眾來金旅遊意願,擴大旅客數量。凡此,有賴海基、海協兩會透過協商機制進一步落實。
於此同時,李縣長為招攬大陸旅客來金門旅遊,日前親率縣府團隊重要成員主動出擊,至大陸泉州、廈門、浙江等地進行「由金門玩轉兩岸」的旅遊推介活動,並祭出優惠與獎助措施,以爭取大陸民眾到金門旅遊。此外,縣府並研擬旅館業週轉及紓困專案,這些為金門爭取旅遊客源及協助業界渡過不景氣困境的積極作為,理念清晰、方向正確,廣受好評。茲就操之在我的部份,對金門觀光旅遊產業發展再提幾點意見。
首先,金門的觀光旅遊事業宜朝多元化發展,所謂「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至於什麼是「門道」?什麼是「熱鬧」?是旅遊業者在產品開發設計必須重視的課題,以符合各個客層的需要。金門不缺好山好水,美景處處,尤其是保存完善的閩南建築、獨特的僑鄉文化、別緻的生態景觀以及戰地史蹟,這些多重的特色與豐富的旅遊資源,如何向世人推薦介紹,都有賴官方與民間集思廣益,朝著「國際觀光島」的目標共同努力。
其次,對於旅遊線之規劃應兼顧旅客成本效益之觀念,試以開發「台灣、金門、廈門、武夷山」的雙向旅遊為例,同天期之產品如果價格比台灣直飛的「台灣、廈門、武夷山」還便宜,卻可以多遊覽金門一地,必然具有較高競爭力,這樣的推廣發展策略,必須兩岸三地業者建立合作機制,共同開發,始克有成。
總之,金門要發展觀光旅遊產業,機場、港埠的基礎建設必需盡快改善,這是中央政府的責任。但就現有條件下,旅遊業者如何設計吸引遊客的產品,並提升服務品質,是公部門及業者必須想方設法的課題,同心協力,為行銷金門觀光旅遊再加把勁,以實現「國際觀光島」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