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出書島嶼繁花盛景──金門文化局出版品獲國家出版獎之思

發布日期:
點閱率:725
字型大小:

「小小的金門,人口不到十萬,在戰地鐘聲的烙印下,卻搖身變成文化深耕的小巨人」,來自評審委員徐木蘭教授的一句註解,也禮讚了榮獲「第一屆國家出版獎」的金門文化局耕耘金門文化出版品的成果。金門文化出版品獲獎的此時,掌聲以外,也得以讓我們再一次停駐思索金門文化出版品在開出繁花盛景氣候下。如何繼續培土、深耕,再造文化出版金城。
成立甫滿五年的金門縣文化局,繳出了歷史建築登錄、古蹟維護、展演等傲人的成績,更在出版品領域以「出版量大、種類多元、質量甚高」,大放異彩一枝獨秀,短短幾年,數百種文史文學叢書甚至童書繪本、有聲書百花齊放,以每月二至三本的出書量冠於各縣市;二○○九年七月二十九日,行政院研考會主辦、在台北中正紀念堂頒發的「第一屆國家出版獎」,金門文化局所出版的李福井文史著作《他們怎麼說歷史》及唐振瑜導演的一套四集DVD《金門匠師之美》分別獲得優良政府出版品評選「入選獎」,另外,考量在出版品整體成績表現亮眼,金門文化局亦獨獲「第一屆國家出版獎│優良政府出版品評選」的「評審特別獎」。摘下這個殊榮的理由,媒體引評審委員之一徐木蘭的說法是,金門縣文化局在地深耕的苦心和投入,令人感佩不已,因為小小的金門,人口不到十萬,在戰地鐘聲的烙印下,卻搖身變成文化深耕的小巨人,其中幕後的英雄│金門縣文化局,可謂功不可沒。
以二○○六年至二○○八年這三年時間作統計,金門縣政府所屬各單位的出版品總計一百四十五件,其中就有九十七件來自金門縣文化局,占金門官方總出版品七成。林林總總的出版品中,有金門文史叢書系列、金門古書新譯叢書系列、金門文學叢刊、兒童繪本,也有贊助地方文獻出版計畫、獎助金門相關研究碩博士論文;又為有效行銷金門文化出版品,無論在台灣、海外、大陸的市場及實體、網路書店,乃至金門各旅遊景點及機場、碼頭的服務台都可見到金門文化出版品的身影。
文化流傳使命加上金門縣政府每年編列預算大量財政的挹注,「出書」,這些年來已成了金門的「全民運動」,學者教授有學術著作、市井小民有口述歷史、解說員有觀光導覽……,以致台灣觀光客到金門,手上抱的不再止於高粱貢糖特產,也可能是一本本、一袋袋的書,舉目所望,盡是寫書人、出書人。而喜於收藏金門出版品的愛書人,收藏的速度快趕不上出書的速度。金門文化局的出版量不僅高過各縣市甚且超過了文建會的出版量;二○○五年二月二十七日,文建會主委陳其南赴金門主持《台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金門地區》新書發表會之後,在金門文化局長李錫隆陪同下到縣政府拜會金門縣長李炷烽,也聽取李局長引以為傲的「出書報告」,不料陳主委丟下一句迄今令人「難解」的「書出太多,不是好現象!」主委的一句回應,讓在場官員、媒體記者的氣氛顯得有些尷尬,事後陪行的文建會官員解釋,主委此話其實是另一種善意的提醒,文化業務推動必須均衡發展,出版只是其中一環,但不應獨厚「出書」一事,即使要強化出版,也應長久有系統整理規劃,不應單以「量」取勝。
四年前已因出書量過多,看似被文建會主委澆了盆「善意」冷水的金門文化局,四年後抱得「第一屆國家出版獎│評審特別獎」大獎歸,也算為這些年孤注一擲、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出版品的金門文化作為爭了一口氣。文化是每個地方無可替代的資產,也是引人擁抱的魅力所在;金門文化局以出版品作為文化行銷的一種策略,出版質量仍待時間沉澱的檢驗;但「出書之島,繁花盛景」的形成,大量出版品的流傳,毫無疑問,已建構了金門文化新風景,提昇金門文化能見度。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