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終點﹐和平的起點﹗
春節期間一則「中新社」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前往福建省漳州、龍岩、廈門等地,同當地民眾和福建省的台胞共度新春佳節。大年初一晚上,胡錦濤還興致勃勃和廈門當地民眾一起觀看了金門和廈門同放新春煙火的盛況」。
這是中共領導人的第一次。春節時隔空看金、廈同放煙火;試想,如果同一時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各自坐在廈門、金門對望彼岸處同賞金廈煙火,再請來祖籍河北、落籍金門的國際著名詩人鄭愁予朗誦他那首詩〈煙火是戰火的女兒〉,煙火與詩心領航,金廈奏起〈和平歌〉,為「馬胡金廈會」暖身,為金廈大橋誓建,那會是怎樣一番風景?
二○○九年是金門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也是兩岸分離分治一甲子,金門資深媒體人、作家李福井寫了一本書,《無法解放的島嶼:古寧頭戰役的背影》,也寄出了一封信,〈戰爭的終點,和平的起點!││給胡錦濤先生的一封信〉,從民族、土地情感出發,從控訴戰爭、落點和平的一封信,述說了「我們戰後這一代,出生於戰爭,經歷了和平,不希望又終於戰爭,和平應是兩岸的主軸,交流的前提,唯有展現善意,才能呈現智慧」,又提出建言「如果先生有意屈駕訪問金門,展開一趟和平之旅,與馬先生在此一會,弭兵息爭,標舉新時代的意義,將是一樁歷史盛事」。
或許李福井發出的信給了胡錦濤靈感,今年春節,他選擇到廈門過年,看金廈同步施放煙火,還走進廈門海峽郵輪中心出發大廳,得知去年經此往返廈、金的旅客達八十萬人次,為推動該郵輪中心兩岸人員往來中所發揮的作用給予肯定,又在與台胞親切攀談時強調兩岸同胞本來就是一家人,應該常來常往,加強交流。
在廈門過年,賞金廈煙火,這是中共領導人距離金門、也距離和平最近的一次!「戰爭的終點,和平的起點!」我們期待下一步,胡先生與馬先生,就在金門,和平的世紀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