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仔的創意空間
春節期間,由金城鎮公所策畫,在總兵署展開的《童玩體驗與展覽》,是一項充滿古早味,讓老中青都能交融在歡樂時光的趣味活動。
主辦單位規劃了筷子槍、彩繪風火輪、竹蜻蜓、超人等四項童玩製作,還設計了踩高蹺、跳繩、滾鐵圈、解連環扣、套環、踢毽子、跳房子、打陀螺共八項童玩體驗,連老外都忍不住帶著孩子下場一試身手。
從此次年節活動的規劃,我們必須公允地給金城鎮公所最熱烈的掌聲,因為活動抓住了「為金門仔創意紮根」的核心概念,也適時捕捉了當下時興的懷舊風,還透過規劃讓活動人流適度與商圈結合,堪稱一次成功範例。從一件件自己動手做的玩具中,不但誘發孩子的潛能創意,連結了不同時代的視野童趣,也讓這項活動在喧囂熱鬧的年節氛圍中,顯得別具意義。
從古早年代的童玩,讓大人回味起過去的時光,儘管物力維艱,但孩童自然開發的遊戲選擇仍是靈活生動的。金城鎮公所這項活動,不僅讓現代的孩子認識過去的玩具,還呈現一種美質,驗證金門的自然純樸風光,自然孕育出最純真的性格,這其中包含了細膩觀察,與季節更替的體會。
孩童的眼睛可以清楚看見世界最真實的面貌,將傳統的童玩文化結合金門民俗的特色,深耕基礎教育也因此建立,本著對戰地金門的肯定與禮讚,此一活動不僅只是為了兒童而舉辦,它的創意正反映地方文化的深層看見。因為金門是如此特殊,透過這項童玩活動可以讓人省思更多,探索更深廣,就像在栽培一顆種子一樣。
從製作的玩具中吸收在地文化,可讓孩童從創意過程中,自發性的體認外面的世界,而金門的孩童在獲得啟發之後,對家鄉之美,更能有一番新的發現與看見,這可培養小朋友愛鄉的情懷。因為從小認識自己的鄉土,長大後對大環境的認知將會更清晰而準確,也會真正關心我們所處的環境,以及自己該扮演的角色。
這樣的活動不但能讓在地文化加深根植的機會,嘉惠在地的兒童,也揭示了一個先進的國家,唯有兒童教育做得好,才能夠將人類的未來導向光明面;往下紮根的教育重點,不僅是基礎教學而已,更重要的學習視野的開發,奠定宏觀、博學的積極目的,以「童玩製作」的學習演練,可結合觀察、紀錄、想像等多元化的需求。
而紮根的教育該學些什麼?如何習得?大人的世界裡又該如何去引導孩子?金城鎮公所的這項「童玩體驗與展覽」,就是一次最好的示範,讓大人與孩童都有方向可依循,參與得更加開心。大人與孩童直接的互動,以切身的創作經驗帶領孩童實際創作,也建立了最美好的親子關係。
我們認為,是項兼具傳統與創意的活動,不但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舉行,還應該進一步推廣、擴大,為在地文化紮根工作打下最穩固的基礎,也為孩子們創造一種多元學習、創意開發的獨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