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迎客來─為李縣長文博會之行喝彩
2010年第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會及第二屆海峽論壇於日前盛大登場,金門縣長李沃士率縣府團隊前往廈門共襄盛舉。他同時應邀在文博會城市論壇,以「兩岸合報世遺、共創雙贏」為題進行專題講演,用心行銷金門,成功讓金門走向兩岸,迎向世界,成果值得喝彩。
金門受地理位置之阻,各項發展有限,因此,如何引進外來資源,活絡地方生機,便成了地區歷任各縣長的重點工作,這次文博會、城市論壇,計有來自全中國大陸各省市以及台灣重要代表人物、單位共同參與,人數與規模為歷屆之最,正是行銷金門的大好機會,李沃士縣長不顧舟車勞頓,於百忙中親臨會場,並把握各項出席機會,積極推介金門,為地區所付出的苦心與用心,實在讓鄉親感佩。
第二屆海峽論壇由六十多家相關單位、民間團體共同主辦,論壇主題「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區的構建和運營」,希望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定位於致力形成兩岸民間交流的平台、兩岸經貿合作的平台、兩岸合作交流政策研討的平台和兩岸合作交流樞紐的平台,已成功打造成為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平台。第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係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華文化聯誼會、中華廣播影視交流協會、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台灣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共同主辦,廈門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文博會以「弘揚中華文化、推動兩岸文化市場融合」為宗旨,已成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文化產業對接的重要載體。
李沃士應邀於演講中表示,金門是構成、延伸閩南四、五百年來古文化的重要基礎,能夠充分顯示閩南各種文化內涵與其歷史發展重大結果之地方,值得兩岸閩南文化圈共同為古文化提報世界遺產工作攜手合作,2001年元月兩岸開放小三通後,雙方由於交通、經濟及觀光的開放關係,讓兩岸文化交流進展日益密切,藉由此契機來推動金門傳統聚落與漳、泉歷史文化遺跡一起提報登入世界遺產,不僅可重現金、廈、漳、泉往昔共有的歷史記憶,更可讓兩岸的文化建設工作產生出更重要的連結,創造出兩岸共榮、雙贏之局勢。
李沃士也強調,同屬閩南文化範圍的泉州、漳州、廈門等地,和金門擁有相同的文化底蘊,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同出一脈。這些地區也共同擁有數量豐富、內容多樣的有形閩南建築和許多附加的無形文化資產。因此,從世界遺產所強調的文化圈觀念而言,閩南四地(金廈漳泉)攜手共進,自是合理之舉。
李沃士縣長上任後,積極任事,整個縣府團隊亦在其要求下全力動了起來,實是鄉親之福。此行他積極結合兩岸,為金門尋出路的用心,已贏得兩岸與會的貴賓們一致肯定、推崇,獲得相當正面的回應,而透過李沃士縣長的宣揚,金門豐厚的文化底蘊,也讓與會者驚嘆不已,達到成功行銷金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