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登錄世遺定位金門未來
世界遺產是一項由聯合國支持,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其目的以保存維護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為目的。登錄世界遺產不僅是一種榮耀,更是一塊旅遊金字招牌。獲得登錄區域的居民,對這項榮譽也必做出保護的承諾。我們必須釐清:為何要、哪些要、要如何申請世界遺產,這些看似簡單的問答題,執行上卻需要耗時費心。
「申請登錄世界遺產」這個議題在地區已經廣泛探討過數年之久,無論民眾、中央或地方政府、學界、地區文史工作者、旅遊業者等都曾熱烈參與過。若能申遺成功不僅僅讓金門成了旅遊的「金」字招牌,更是當代居民對於過去金門的歷史和自然環境的責任,也是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個典範。是故,於「情」,這是我們對過去及未來的使命感,於「理」,則是提升金門旅遊市場的競爭力,是以申遺工作至今仍是政府積極推動的目標。正因為獲選世界遺產代表了居民也必須盡到維護、保存的責任,所以必須凝聚居民的共識與責任感,固有其說明與推廣的必要性。
有了申遺的共識之後,接著是如何進行?獲選世界遺產的標準,簡言之就是「真實性和完整性」,並且必需具有「突出的普世價值」以及至少滿足十項基準的其中之一。而事實上,目前通過的近千件世界遺產大多有超過二項以上的基準。金門地區有哪些具有申遺潛力的項目呢?閩南建築、戰地史蹟、僑匯建築、自然保育區等等,許多選項眾說紛紜。哪些較有機會獲准,則不是自我認定即可,必須通過層層審查。這時聽取他人(特別是國際上此領域的專家,甚而是曾經申辦成功者)的建議與解析是必要的,如此方能避免「閉門造車」的情形發生。除了這些主觀的條件之外,客觀的限制也必須克服。申辦地區必須是委員會的會員國,金門是否有能力透過兩岸和解的當下,突破現有困境呢?金門縣政府對此也積極的洽談並尋求解決之道。當然前提是:地區居民得先有共識,才能說服兩岸政府相信金門人的堅固信念。
除了世界遺產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選項之一,金門故有的「宗族制度與慶典」都屬於重要的人文資產。對於重視宗族文化的金門人來說,透過爭取登錄的需求,才能讓因為社會型態改變而日漸式微的宗族活動得以再度被重視。延續優良的傳統制度是當代人的責任,我們無可推諉。在眾多與生民息息相關的慶典文化活動中,哪些是需要被保留甚至瀕危的?哪些可包裝成精緻的旅遊活動呢?這些是政府與居民共同的課題!透過推動世界遺產的登錄,使得當代的地區居民得以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文化,並進而激發保護的榮譽感或許才是世界遺產制度的最終目的。
申遺工作一直以來就是地方發展的重要方向,並且需要長時間的準備並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與共識。這一點,我們看到了縣府的努力,包括縣長大力支持,親自召集歷次世界遺產推動委員會,並指派副縣長整合執行小組各項工作,還組團赴大陸考察觀摩、學習經驗,請來不同國家的專家學者分享經驗、培訓種子教師,最終目的不外乎期盼以計畫性的推動,為地區爭取榮耀與更美好的未來。
事實上,除了公部門的努力,申遺工作的成功更需要的是民眾的理解、認同與配合。期盼這項重點工作,能持續從民眾的教育著手,凝聚大多數鄉親的共識,方能以此定位金門,結合眾人之力,共同朝此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