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活化軍方坑道以啟商機

發布日期:
點閱率:660
字型大小:

花崗石醫院原為國軍二級野戰醫院,更是金門醫病的重要回憶處所,日前縣府原則決定將其開發為金酒觀光產業園區,並做為2013年第28屆亞洲國際美術展展場,希望能為金門觀光發展創造賣點。這個由縣長李沃士主持的「原花崗石院區再利用規劃協調會議」中,據文化局表示,縣籍國策顧問李錫奇有意爭取2013年第28屆亞洲國際美術展在金門舉辦,但展館目前尚未定案,因此若能在原花崗石醫院之坑道展出,尤能凸顯金門由戰場轉為和平聖地的形象,應列為首選場地,形成兼具觀光和經濟效益的效果。
按規劃書來看,本區發展構想預分二階段:首先建議由現有空間規劃設計,作為花崗石觀光發展園區功能使用,可維持空間機能正常運作,藉由空間使用轉換,改變現況引入人潮淡化醫院意象;其次是待第一期花崗石觀光園區發展成熟,及當時旅客及旅館(飯店)成長情況,再予投入新建觀光飯店大樓開發建設,避免獲利重疊,造成供需失衡破壞整體市場與競合環境。針對這項計畫,我們當然樂觀其成,且有例可循:
記得多年前,曾有一篇感性又知性之報導:那就是前蘇聯首都所在地莫斯科,在冷戰時期曾廣建地下坑道,以防美國核武攻擊。但在蘇聯解體後,這些地下坑道卻成為治安死角,對都市景觀更成為一大包袱,曾有予以就地掩埋封存之議;但在有心人呼籲下,卻成功轉型為觀光重地,且以有名的「冷戰對峙博物館」為例說明之。
這座面積約六千九百六十七平方公尺,深入地下達六十一公尺,昔日為防止美核武攻擊的地下掩體,已由俄國一私人機構買下,把它變成博物館兼娛樂中心,其用意揉合促進世界和平與展示俄國愛國情操,另外也不免幾許緬懷,思念蘇聯時代國力。館方鼓勵遊客入內時,穿上蘇聯軍用墨綠色披風,在身穿1960年代蘇聯陸軍制服導覽員引導之下,盡力營造森然氣氛。導覽員還會示範如何配戴防毒面具,並操作還能使用的一九六○年代蓋格計數器。每位遊客還可獲得一張鮮紅色印有遊客姓名的「蘇聯國防部」通行證,另贈送一張遊客戴上防毒面具紀念照。
看了這篇報導,相信大家都有一個意念,那就是,這場景不正是咱金門?曾在烽火中遍存的軍方坑道,尤其是堅硬度相對高的花崗石坑道,在軍方色彩漸退之際,如何將其轉化為人文、藝術,乃至創意場所之功能,應是我們重新思考軍方遍留的坑道之至當思考。而花崗石醫院應是領頭羊,更應是成功的領頭羊,且樂觀其成,以啟金門商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