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小三通進入加值化時代

發布日期:
點閱率:637
字型大小:

交通是島嶼經濟的命脈,小三通是金門區位的重要特色優勢,過去十年來也是金門發展的主要途徑與機會之窗。因此,如何不斷努力將小三通朝服務升級與功能擴大,幾乎是發展金門經濟產業的必由之路。
欣聞本月28-29日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與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共同合辦「小三通回顧檢討與展望」學術研討會,邀請兩岸學者、大陸台商代表,以及有影響力的決策政府官員集聚一堂,目的在總結小三通過去十年實施發展經驗,策進未來「升級版」的小三通新建制,相信這場研討會,對金門迎接新小三通時代來臨具有重要的意義。
金門實施小三通在發展方面,可分為三種功能類型:
第一、正常化功能類型:2001 年元月一日金門實施「試辦金門馬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簡稱「小三通」),初期目的在於小額貿易或是非法岸邊交易能除罪化並納入管理,並確保金門鄉親食品衛生安全,中央各部會派駐金門碼頭組建港區CIQS(海關、移民署、檢疫局、港警局、海巡署),並於現在金門總兵署設立「行政院實施小三通的行政協調中心」,剛開始實施時,不但遭遇對岸大陸政府的軟抵制與冷處理,全年人數來返僅兩萬餘人,部分金門鄉親生活受到強制管理影響,屢屢與當時岸巡隊員迭有衝突事件傳出,小三通從「萬事起頭難」出發,慢慢漸入佳境,於2004年全年人數來返達四十萬餘人,2005年達五十萬餘人,每年平均增長十萬人數,呈現穩定發展。在兩岸關係仍處於不正常的互動時,金廈小三通的能率先正常往來,彌足珍貴。
第二、中轉化功能類型:2008年政黨輪替兩岸關係呈現和緩,隨即2008 年6月「小三通人員往來正常化」實施方案、2008 年9月「小三通正常化推動方案」,促進金門成為兩岸人員往來及交流的便捷通道。金門與福建(廈門、泉州)目前計3個海上航線,每日往返42航次,十年間累計至今往返突破七百萬人次。金門繼港澳成為兩岸重要的中轉管道,2010年中轉往返人數高達138萬人,再加上「一日遊」、「自由行」等攬客措施今年更可望突破160萬人次,然而中轉人數之多,並非意味就會帶來經濟產業的豐碩成果,「過境不過夜」「過境不消費」已成為金門鄉親心中難說的痛。
第三、加值化功能類型:展望未來小三通不應只是在滿足兩岸民眾往來的便捷通道,而必須思考讓小三通成為金門鄉親增加就業機會、創造商機的財富加值新渠道,首先,這必須仰賴兩岸兩會進行協商,金門尤應爭取江陳會在金門舉辦,一舉解決並實現行李雙向直掛、來岸就可辦理落地簽、擴大金廈旅遊合作範圍等新措施順利上路,再搭配中央擴大免稅商品範圍與優惠措施,相信短時間就能見到小三通進入加值化的新時期。
至於小三通如何鑲嵌在大陸海西區發展而共容共榮,長期而言,則必須優先徹底解決金門基礎建設難題,包括優先克服地下水資源稀缺、霧鎖機場、大陸海飄垃圾與海洋污染、地雷與彈藥庫的全面清除等,小三通才有可能打造金門成為「黃金之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