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由孔子學說談十二年國教

發布日期:
點閱率:862
字型大小:

教育部為了讓大眾了解十二年國教,於十月三十一日下午在國立金門高中舉辦說明會,並與教育局、學生、家長、學校教職員及社會各界討論政策內涵及交流意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預定自103學年度實施,從今(100)年入學的國一新生開始適用。為使國一新生家長關心此項重大教育議題,讓民眾了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的配套措施與規劃,教育部特組成中央及地方宣導團進行宣導與意見溝通。行政院也請教育部提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就入學方式及就學區的規劃,與各地方政府充分合作,並因地制宜加強對話,凝聚共識,於101年四月底前提出具體明確的規劃內容。
金門縣金湖學區100學年度「促進家長參與教育事務工作坊」也於日前在金湖國中舉辦,並聘請親職教育專家游乾桂先生在工作坊中發表演說。藉由研習工作坊,希望協助家長們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這「兩本書」。並在演說中以孔子學說宣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游乾桂先生表示,他曾到歐洲聽演講,發現演講者的教育理念均與我們孔子學說是相吻合的。他們認為教育之美,不僅要教出「利己」,還要教出「利他」。他覺得西方的教育令人稱羨的部分只在一個轉折點,那就是西方人看到了「人的優點」。其實,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宣導的五大理念中之「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是源自孔子論語的智慧,其中之適性揚才、多元進路兩大理念也就是我們當前所提倡之個別差異,適性輔導。孔子教學生禮、樂、射、藝、書、數,不就是多元學習中的意涵嗎?孔子在「論語學而篇」開宗明義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也就是我們教育所提倡之閱讀與校際交流。「論語學而篇」中也提及「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由此可知,讀書之前,必先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才能成為有用之人。這也就是「學而優則仕」的道理,與五大理念中之「優質銜接」是相通的,未來之適性輔導,也是先以品德為重。
綜觀國內一、二十年之教育改革也多以這些理念及目標進行,但因受到升學考試及學習成績之迷失,總是走火入魔,到最後無功而返。我們目前所規劃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也是經過長期教育改革所醞釀出來之精髓。孔子在論語中也提醒我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也是告知大家不要強迫孩子學習他不喜歡的東西,應該是適性輔導,引導孩子學習他所喜歡的事情,產生興趣,主動學習,必能成大器。所謂「行行出狀元」,不是靠考試成績就可以衡量的。其實,人格健全、品德好及學習態度正確,自然而然,成績就會提升,謹此也奉勸天下的父母及社會大眾們,任何一種改革都會有所缺失與遺漏,只要大家把握住心中的一把尺,相信古今聖賢的智慧,大家一起努力,必能使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順利推展,圓滿成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