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閩南文化的研究與展拓

發布日期:
點閱率:535
字型大小:

金門自詡承襲朱熹的儒家教化傳統,不僅是數百年來金門文風鼎盛的傳述來由,也成為金門引以為傲的歷史情節,也可說是閩南文化得以維繫至今且融入新文化後仍得以保持核心價值的主因之一。
特別是閩南沿海的文化與貿易,它不僅是海上絲路的起點,也是中國上千年來影響海疆商賈在中國擴展的主要核心,因此,閩南文化相較於其他區域文化,其輻射力強,不僅輸出至南洋各國也往北影響了中國各省及日本等地。這些隨著移民而散播的文化擴充現象,在僑居地強力展現了閩南文化的主體性與多元發展性,具體表現在當地的建築、宗教信仰、及風俗習慣上。如馬來西亞的檳城、麻六甲,越南的會安等地,都是海疆時期大量輸出閩南文化的重要地,至今,則均已成為世界遺產保護地,接受國際的關注與保護措施。
金門在這當中,不論是地理位置及歷史的發展中,總是閩南文化輸出或影響他處的重要核心地之一,相較於中國大陸因近代的文化迫害,金門在凍結式的保存中意外地成為閩南文化的重要代言者,也是田野調查最佳地點。近年來,金門積極推動閩南文化的學術研究,並呼籲各界重視,避免快速現代化下可能消失的危機,透過兩年一度的「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薈萃各方專家學者共同來努力。因此,包括金門大學多年來的研究與推展外,近年成功大學也開始積極推動閩南文化研究。金門大學2010年推出「金廈成功之路」的合作發展方向,近日則經由三校的研擬,正式將以「閩南文化」為學術交流核心進行合作協議的簽署。實際上,閩南文化研究已包括海洋文化研究範疇,不單是海島文化或大陸文化,在地域上,未來應納入東南亞的馬來西亞、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地,以及東北亞的日本等,並應進行跨學科的整合研究。這些鮮活的研究場域,也正說明了「閩南文化研究」具有歷史底蘊與研究成果的不可取代性,且具有國際化及在地化特性,並能凸顯區域文化藉由海洋傳播向外發展的研究前瞻性等。
成功大學隨著金門大學的步伐,近年來也致力閩南文化研究,除共同與金門大學及廈門大學攜手合作外,日昨正式成立「閩南研究中心」,希望未來將進行跨校、跨國研究,並深入東南亞與全世界,挖掘閩南文化的豐富內涵,彰顯其獨特魅力,進而提升閩南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我們樂見更多的學術單位投入閩南文化的研究與保存推動。作為閩南文化核心地的金門,則應省思何者是我們當致力保護的對象,且應用何種方式進行保護有形及無形文化遺產。吾人應知悉,不論是語言、文學、民俗、宗教、信仰、建築等方面,閩南文化已是跨領域、跨國際的議題,唯有經由基礎的研究及使更多人關注並致力於保存發展,才能讓金門及其閩南文化永續展拓。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