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發展生態旅遊需要更多在地的熱情參與﹗

發布日期:
點閱率:602
字型大小:

金門進入冬季賞鳥季節,已經有5000隻鸕鶿飛抵渡冬,鳥況愈來愈好,金門縣野鳥學會日前在古寧頭舉辦賞鳥活動,鳥迷迎接北方嬌客來臨,共譜冬季戀歌。
金門是賞鳥的天堂,尤其冬天是候鳥遷徙的季節,中以鸕鶿為代表,不但數量多、而且體型大,極易觀賞;每當晨昏往返棲息地與外海覓食與停棲時,飛羽蔽日,是金門冬季最豐富的自然美景。今年金管處推出了「2011金門采風-古厝.鸕鶿」活動,3個梯次報名早已額滿,並深獲好評。自92年金門地方推廣生態旅遊活動以來,冬賞鸕鶿一直是特色主軸之一,搭配其他精緻的遊程設計,迄今已吸引了1941人參加,成功打響金門的冬季旅遊的品牌。
要說金門的鳥類資源豐富,沒有人會懷疑,但這樣的保育成績,卻非憑空得來的。在我們享受大自然恩典時,對生態的敏感度,自然也要多一分省視的心情。或許,今日憑以推廣的生態旅遊,是得來不易的成果,但要持續下去,卻非要有更多的熱情澆灌不可;換言之,金門當地對鳥類環境與生態教育的投入熱忱到底夠不夠,應是一個值得深思及探究的課題。
有道是:「人必愛己,而後愛人。」在我們推廣金門生態旅遊的同時,最該先建立的,反是在地居民的生態常識與對環境保育的熱度。我們以為,要讓遊客們更深入的認識金門生態之美,前提應是在地居民以擁有自然生態為榮。金門縣野鳥學會嘗試在許多時候,利用更多的機會辦理各項讓民眾認識鳥類的活動,但一般人的熱情卻很難被激起;而公部門通常僅訴諸於外來客群的觀感與服務,卻忽略了這群現成的行銷生力軍。試想,如多數的金門鄉親都能對所處的生態環境聊上幾句,對多元的島嶼生態有更深刻的見解,「友善的觀光島嶼」不更來得名實相符?有道是,「發展觀光,人人有責」,如果每個人都能在觀光關聯產業裡多做一點事,加乘出來的效果,勢必驚人。
多數消費者都會贊同,殷勤、熱誠是觀光產業的核心價值。金門人有著好客、友善的天性,便具備了發展觀光的重要條件。「觀光」說到底,就是賣品質、賣服務,公部門不但有義務將在地的觀光資源行銷出去,更有責任驅使在地人去了解其所處的土地與環境,了解發展觀光的深層價值。也唯有在大夥都把「拚觀光」當成是自己的事情時,發展觀光旅遊、促進地方榮景,才有其實務的推廣價值。
生態旅遊是金門觀光的重頭戲,「金門采風-古厝.鸕鶿」活動歷經9年的經營,已成為金門冬季的特色旅遊,許多在此時造訪金門的遊客,應均能理解公部門在維護金門傳統建築、戰役史蹟,以及保育自然資源的努力與用心,然而若要永續經營,對於在地鄉情的系統性參與,仍應儘早擘劃才是!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