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攜手努力未來百年的文化保存發展

發布日期:
點閱率:546
字型大小:

又屆歲末年終,即將走完這個充滿紀念又具歡慶意義的民國一百年。對「壽與國同」的金門來說,這百年是一部血汗所建構的歷史,從一個邊陲的島嶼承繼著數百年民族紛爭的史頁,再從政權爭奪的殺戮戰場中見證了人類的殘酷,一個蕞爾小島中的島民們從悲情中摸索著生存,百年來每一次的驚駭,只是再次奠定了金門民眾堅忍不拔的毅力,這樣的傳統,是宿命?還是壓抑的性格?大時代的故事終將隨歷史遠颺,那麼,什麼是我們未來一百年的願景呢?
1992年終止戰地政務,四十餘年的軍事管制回歸到地方自治的常態,在脫節的常軌中建置法令規章,逐步建置了符合地方需求的基本規制,二十年來成果不凡。「建設」,成為金門脫離壓抑的一種手段,企圖從經濟面中提昇生活與環境品質,當然,有志之士亦知金門必須走出自己的特色,應由既有的歷史條件與特殊背景中展現不同於其他地區的發展模式。其中,「文化」是奠基於千年歷史的底蘊,閩南文化、僑鄉文化、戰地文化是最具價值的遺產,在金門島嶼脆弱的環境與缺乏經濟規模的人口中,他是唯一有機會帶動金門發展特色的優勢。
然而,經濟掛帥的風潮是文化存續的變因,若未能瞭解自我的定位與特色條件,一味地追求經濟的發展,將新的硬體建設作為改變經濟的唯一手段,那麼改變相對容易,要恢復千年歷史特色價值則是緣木求魚。因此,在追求經濟面成長的手段中,顧及金門特色的文化與歷史面向,除了政府必須納入整體發展思維中,民眾的教育與意識是關鍵因子。藉由瞭解自身文化的價值意義,從回顧過去而看到未來,整合現實的需求發展具生命力的文化是重要的途徑。在這過程中,我們要讓民眾學會理解自己的文化,讓他們從心裡深處找到與金門文化的共振,從理解文化價值中傳承,並賦予新時代的精神,使成為文化的享受者與保護者。
在地的文化會隨著社會的、經濟的變遷而產生變異,也會隨著國家與政府威權機構的態度而發生重大的變化。金門的特色文化,不論是傳統藝術、民俗文物、建築史蹟等都是金門能突出於世界舞台的瑰寶,政府的建設,應該是多著墨於文化的建設,來自於政府層面的推動與支持,強化對民間各項的補助,將會有力地促成其恢復、發展與繁榮,有效、制度化的機制將讓更多民眾瞭解文化的傳承是有積極意義及利基的。
民國一百年的文化建設,我們看到了金門努力推動世界遺產登錄計畫,也看到了述說金門史實的「落番」紀錄片及音樂專輯,還有更多的人士努力推動這些深具教育與傳承意義的文化工作,期盼未來一百年的金門不是壓抑的悲情性格,而是充滿文化意識的社會環境。我們呼籲,地方民意機構與政府機關應攜手努力,將金門文化的瑰寶藉由合宜的機制推展與保存,如此才能彰顯金門這個島嶼的「傑出的普世價值」。為了我們的未來一百年,讓大家一起來努力文化的保存與發展!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