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營造金門印象人人有責

發布日期:
點閱率:701
字型大小:

農曆春節正是返鄉省親時節,今年長達九天的連續假期,讓金門處處見人潮。不但餐廳訂位滿滿,凡能小坐茶敘之處都擠滿人,或親友聚、或同學會。當中亦有不少臺灣來的旅客,選擇在金門過個不一樣的年。
今年縣府推出了幾項特色旅遊線,包括古龍頭巡禮,以及農林畜牧各試驗所今年將旅遊線延伸至新闢的植物園,都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一覽,包括去年首次推出,今年持續精進的獅山砲陣地等諸多遊程,頗獲好評。春節期間的規劃,其實就是旅客來金旅遊新路線的一次嘗試。不妨將返鄉的遊子們當作前來「踩線」的旅客,藉此推知旅客對金門旅遊環境與規劃的反應。
對擁有豐厚傳統歷史文化與清新乾淨自然環境的金門而言,低污染觀光業是必然的選擇。經過近幾年的積極發展,已有許多成熟的產品出現。許多觀光客對來金旅遊後的觀感頗佳。惟觀光客對金門的印象尚須刺激旅客再次造訪,這才叫做有效。
除了旅遊環境的精進,近年來縣府透過公共建設,有計畫的在旅客出入門戶建立「城市印象」,文化局的「城市色彩推動計畫」即為一例。也為美好旅遊環境的打造錦上添花。這一點,縣府各部門的努力值得稱許。
然而真正要在旅客心中留下烙印,形成美好的「金門印象」,客觀、物質的環境僅是其中一部分,還有「非物質」環境的營造,如各行各業服務人員與所有社區居民的態度,這些抽象而摸不著的元素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觀光產業應該成為一項「全民運動」,就像「國民外交」一般,所有業者、居民都對「金門印象」的塑造負有一定責任。也當反思想為金門創造怎樣的風貌?並應捫心自問,對故鄉金門的理解有多深?
包括文化局、交旅局在內的縣府各部門,經常透過各種公共課程、會議及出版品,深度研討金門相關知識,推廣居民認識金門。如果沒有刻意「促銷」,往往效果有限。如何讓「認識金門」成為居民的一種風潮與生活態度,是未來還需繼續努力的方向。操作技術上,或可強化學校的鄉土教育規畫,由學童引領家長認識金門,也許能反由孩子來教育家長。惟鄉親們心中必須有所認知,金門欲面向外界、迎向未來,先從「認識自己」做起,才是厚植根本之道!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