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世界閩南文化之金門美的饗宴

發布日期:
點閱率:727
字型大小:

首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於上月底在中國廿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中國音樂活化石之稱的「南音」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都的泉州正式開幕,我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率團前往交流;而我國也緊隨其後宣布展開「2012世界閩南文化節」籌備工作,以台南、金門兩縣市為主軸,即將於四月廿八日假李縣長母校成功大學舉行開幕式,揭開一系列活動序幕,金門將以五月一、二日舉行「閩南文化高峰論壇」與年度盛事│迎城隍祭典積極備戰,為即將蒞臨金門,來自日本、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僑領、僑胞、學者、中國大陸各界的嬌客做足準備,讓大家體驗金門獨特的閩南文化,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種感官充分感受金門豐富多元之「美的饗宴」。
大陸當局選擇泉州作為他們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的開幕地,是因為泉州作為中國閩南文化主要發祥地、閩南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的核心區和閩南文化遺產的富集區,泉州保留著完整的閩南文化,亦是該國國務院第一批公佈的廿四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戲曲文化遺產,其中南音是中國音樂的活化石,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提線木偶是全中國獨特劇種。南音、南戲、南建築、南拳、南派工藝(包括陶瓷、石雕、樹脂、藤鐵等),構成了泉州獨具特色的「五南」文化。
而我國此次「2012世界閩南文化節」會選擇以台南、金門做為焦點城市的道理相同,除了兩縣市共同的語言「鄭成功」以外,金門所保存的完整閩南建築風貌,以及歷史人文的軌跡,較之於全國各縣市更可說數一數二、無人能及,作為講述台灣閩南文化故事的開端,可謂當仁不讓。鄭成功出身於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是道道地地的閩南人,「延平郡王」理所當然在閩南文化的探究中絕對不能缺席,而金門是鄭成功在現今中華民國領土上,最早反清復明的根據地,各鄉鎮有關國姓爺的遺址景點不勝枚舉,中秋節的「博餅」遊戲緣由,即有一說為鄭成功部隊的官兵流傳而來,民間亦有許多關於國姓爺的傳說流傳至今,影響深遠。再者,現有的閩式建築聚落,蒙政府晚開發之賜,意外得以完整保存迄今,其面積之廣,實屬全國難得一見。還有足具特色的閩南小吃,像是有別於台灣本島蚵仔麵線勾芡式紅麵線的味道,我們清湯式的白麵線,加上「短小精幹」的石蚵,口味清甜鮮美,別具風味;把米熬到成湯汁狀的「糜粥」,撈不到幾顆米粒,但口感柔順濃滑,搭配不同於本島炸得酥脆像餅乾的空心油條,金門的油條更為厚實有嚼勁,那份飽足感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的特色小吃,都令人不禁回味再三。
除了屹立在那兒多年不動,有如同金門高粱酒般,越陳越香之感的靜態歷史建築、文化軌跡,以及吮指誘人的閩南美食體驗外,當然不能忘記動態的傳統藝術,金門多年來維持舉辦迎城隍祭典中武轎式的軋輦活動,顯得格外有趣,五花八門的藝閣陣令人眼花撩亂,其中蜈蚣座更於去年在縣府邀集縣民共同努力下,榮獲金氏世界紀錄的殊榮。
閩南文化之於金門,可以用眼睛「看到」歲月刻畫的古洋樓、閩式建築、迎城隍慶典的軋輦、藝閣表演;可以用耳朵「聽到」關於閩南文化諸多人、事、時、地、物的歷史人文故事(講古說書);可以用鼻子和嘴巴「嗅到」、「嚐到」令人垂涎三尺的傳統閩南美食;可以親身體驗上述許許多多的活動,用手「觸碰到」關於閩南文化的點點滴滴。現代美學所謂人的審美感覺,莫過於將全部感官的各種感覺投入其中,形成一種「通感(synesthesia)」,來體驗審美的過程。「2012世界閩南文化節」在金門絕對精采可期,讓我們延續十大小城票選的戰績,將金門美的饗宴更有規模的大力推廣出去,將「文化觀光」的旗幟揚帆航向世界各地!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