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支援體系打造影視重鎮﹗
金門風景如畫,又保留豐富閩南文化,更有完整的軍事戰地背景,讓劇組常前往拍攝。而甫在「金馬獎」上大放異采的電影「軍中樂園」九成都在金門拍攝,不少導演都認為,金門可以透過豐富的美景與文化資產來發展影視產業,讓更多人可以看到金門的美。
事實上,用影視來行銷城市、帶動城市旅遊,一直是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因在於影視作品可以迅速累積大量的觀聽群體,並藉由傳媒的助長,在短時間內達到以小搏大、置入性行銷的目的。對於金門,我們自詡有許多元素可供取材,甚至在地景、地貌的保留上,也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在金門取景拍攝素材資源豐富,更可能節省一些搭景、取材的費用,而且縣府也會給予一定程度的補助及協助。然而,迄今實際上在金門開拍的影視作品仍未能蔚為風氣,因此,我們以為,其間必然是出現了支援配套,或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問題。或許,我們也可以藉此來探討一下,究竟金門還有那些應加強及努力的方向。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在金門到底有多少資源可供影視支援與調用;因為既然要藉由影視來行銷城市,便不能只是消極的等客人上門。更妥適的方式,應是地方政府先行統整內部的行政資源,並協調外部可供支援的人力、物力等,將所有的資源公告周知、建立一套標準化的作業程序,讓影視劇組能夠簡便的找到對接的窗口,具體的核實相應的申請步驟,應是營造友善影視協拍環境的重要基礎。
平情而論,影視拍攝絕對是一件需要群體協力的巨大工程;因為其間牽涉到的人力、物力,斷不是行業外的人可以憑空想像的。因此,要營造一處友善的影視拍攝環境,便要健全相應的軟硬體建置與配套。對影視投資者而言,地方政府有限的經費補助或許還不是最緊要的,關鍵處應在於當地有否單位或組織可以在短期內協助他們解決雜如牛毛的籌備及後援問題。以電影「軍中樂園」為例,縣府在開拍之前便協助劇組辦了多場地方說明會,甚至還掛保證許了不少承諾;就結果而言,或許尚稱圓滿,卻不一定能讓所有參與其中的居民都能感到滿意,因為,預期與實際總會產生落差,更何況初試身手的縣府也有待專業技能及知識經驗的累積,才能讓自己更加強大。
基此,我們以為營造影視友善環境,絕不僅止於說說而已,「口惠而實不至」更可能讓影視劇組陷入進退兩難的泥淖;因此,要健全地方的影視環境發展,首要有專責的負責單位,統籌來建置完善的支援體系。例如:首開影視協拍先河的高雄市政府,便有極佳的推動經驗,甚且已經想到要脫離「城市行銷」,朝向「落地生根」、籌建「片廠」的目標邁進,雖然難度極高,但也不無可能,或許在高雄市政府努力下,真能創造此一難得的「高雄經驗」。
總之,夢想不妨遠大,生活卻要腳踏實地。縱然金門有足夠的條件成為兩岸的影視基地,但還欠缺具體的落實步驟與踐履,或許我們可以考慮向高雄市取經,也可以從招募專業人力做起,讓金門有機會成為影視重鎮,並發展成新興的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