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后豐泊地談基礎建設之願景

發布日期:
點閱率:808

日前縣長分別針對后豐泊地定位,及環島北路拓寬案指示道:「各位要的,縣府來做才有意義!」才是未來針對后豐泊地之立場,也就是將后豐泊地定調為后豐漁港。縣長進而表示,非僅這個態度要很清楚,未來漁港不僅要存在,也一定要開發,顧問公司在規劃相關改善工程時,務必從漁民立場和專業角度思考,只要是做對的事,縣府無條件全力支持。因為「在開發的同時,一定要讓人民有感,你們的想法正是縣府施政的主軸」。至於環島北路及西路拓寬等工程,縣長也就專案單位所提之三項專案表示,未來的各項建設規劃,要以觀光為導向,以及把事情做好,發揮觀光建設和經濟效益。
好一個「未來的各項建設規劃,要以觀光為導向,以及把事情做好,發揮觀光建設和經濟效益。」這不正是各先進城市規劃基礎建設之願景?金門,這個海上公園之海島,拜各項條件之優勢,使得基金遠富於全國各縣市;但不可諱言,就先進城市來看,各項基礎建設有待加強,乃至有大格局重新規劃之必要。因為我們若從所謂城市基礎建設之立意來看,就會發現我們何以持此論點。
就一般城市建設言,所謂的基礎建設,亦稱公共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基礎設施不僅包括公路、鐵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等公共設施,亦都包括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體育及文化等社會事業即「社會性基礎設施」。若具體呈現之,約括六大系統,即能源供應系統、供水排水系統、交通運輸系統、郵電通訊系統、環保環衛系統、防衛防災安全系統。
就因如此,不同時期對城市基礎設施的發展、完善、配套會有不同的要求。就今日知識經濟言,基礎設施作為城市運行的載體,它必須受自然的制約;建設和改造城市基礎設施時,必須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就因如此,一般而言,城市之基礎建設必須具有永久性的意象,供城市生產和居民生活長期使用,不能經常更新,更不能隨意拆除廢棄。
也因此,昔日動輒「移樹建路」之景象,何以已成昨日黃花?也因此,我們建議,相關單位應以大格局、大視野,在專業指導下,針對金門各項基礎建設,通盤反思,或重新規劃;或局部改善;或別闢新場,務使金門之基礎建設,不僅在功能上能與先進城市並驅,其工法、建築意象,生態等功能也能臻於先進城市之林,這才是我們規劃金門基礎建設之未來指針及願景!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