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先長出的耳朵 不如犄角堅硬

發布日期:
點閱率:660

──給年輕人創業機會,就是給金門未來機會
新縣長上任至今,雖然尚未滿百日,但多項興革舉措或重要政策宣示,備受鄉親關注及期待。如:家戶配酒設籍條件延長為四年、廢除斜屋頂、年滿55歲縣民可領年節慰問金、環島西路、北路道路拓寬工程、行政中心遷移規劃、國宅政策、傳統建築的維護保存、大橋工程進度稽催、節水節能政策…等,幾乎所有縣民關心的議題,都已經有了施政方向指示。
  比較讓人期待的是,對於原先金門縣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簡稱「工策會」)的職能調整與重新定位。工策會在過去數年,予人的印象幾乎就是BOT的代名詞,姑且不論BOT是否真會淪為炒作土地或圖利財團的元兇,單以金門基礎水電資源的承載能力,明顯尚無法達到要求,更遑論在金門整體發展規劃與生態環境的保育方針未定的情況下,貿然大肆BOT所可能引發的後續問題,確實不能小覷。而新縣長在選前就已經宣示任內不再接受新的BOT項目,對於既存項目也會嚴格按照各項法規要求,務使其對環境生態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
  循此前提,工策會不再汲汲於招商引資,原有的組織架構與職能也隨之進行調整。從過去一段時間來看,工策會積極吸納各方意見,不斷有新的創意發想呈現。例如,舉辦「金門新創種子享聊會」,配合縣府推動「閩南文化創意島」,希望藉由文化創造多元產能,讓未來金門在文化與產業生態環境共生共榮。另外,在農村綠色生態產業,在心靈環保、有機文創、樂活市集等也多所醞釀規畫。
  然工策會最引人關注,甚至是最重要的階段任務,應該是構想及整合出一個輔導青年創業的平台,積極鼓勵並輔導金門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儘量協助降低或掃除青年創業時所可能遭遇的困難,無論是資金面、市場面、技術面及經營實務面上,都可以起到實質的幫助,進而讓年輕人願意也能夠發揮其創意與潛力。
  長久以來,金門的政治人物所開的支票,多圍繞在討好選民的層面;加上金門常住人口老化的客觀事實,迫使多數參選人只能於福利政策上一再著墨。相對而言,對於年輕族群的需求(尤指創業)卻未有通盤考量,也未能提出適切可行的政見。如此循環,也使金門的年輕人一直陷於有家歸不得的困境中。
  千百年來,蒙古草原上流傳著「先長出的頭髮,不如鬍子長久;先長出的耳朵,不如犄角堅硬。」這樣的諺語,強調青出於藍、寄希望於新生的願望。眼下,不管金門的福利有多完善,終究掩飾不了年輕人長期只能游離於故鄉之外的落寞;不管金門的老人政策有多完備,無法享受天倫之樂的長輩究竟難言真正幸福。
  金門的未來各方普遍看好,但是一個人口結構老化的金門,很難提升金門整體競爭力。只有提供全面友善、完善的青年創業環境,才能徹底給金門帶來新的機遇。畢竟,給年輕人創業機會,就是給金門未來機會。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