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整合 開金門食安新局
過去幾年台灣出現了許多重大的食安危機,造成了社會人心不安,民眾對不良商人深惡痛絕,並且也對於政府的把關信心全然崩潰。這些風暴累積的結果,不僅國人食不安心,對國家的形象打擊更甚,因而影響到台灣的國際觀光旅遊與食品加工品的出口。金門雖在歷次的風暴中得以倖免於難,但是不可輕忽的是金門的食品物資來源很大的部分是來自台灣,對此我們不可等閒視之。
現代食品安全的把關仰賴科技儀器的檢測,衛福部食藥局對此有明確的規範。在台灣除了政府單位主動的稽查,私人的檢驗公司也有數百家之多,但是每當食安事件爆發時,台灣的檢測公司已自顧不暇遑論金門的送測案件。民眾須知檢測工作細節繁多、專業性高,加上儀器動輒上千萬,所以檢測公司的收費頗高。根據市面上所公布的公開資訊,一個樣品的農藥殘留檢測的費用最低需要四千五百元,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得起的負擔。但為了民眾的身體健康,政府是責無旁貸的。
檢測的需求除了食品之外,環境、水質、農漁畜漁、消防、藥物,乃至於金酒的生產管理等都有其需求,過去各個單位根據自己的需求編列預算委託台灣業者檢測,或是自行購買各類儀器等,分散各個單位缺乏整合。陳縣長在上任不久後,即針對食安及金酒的長久經營提出了縣內儀器的整合,此一見解顯示其對於檢測需求的理解與遠見。無論上述的需求為何?現代化學分析法基本原理相仿,只在部分的前處理儀器的差異性,若縣內的檢測儀器可以有效整合成單一負責單位,並且引進適當的人力,則可以將儀器的檢測效用發揮出來。屆時即可解決各單位的需求,而省下每年委外的檢測費來支撐縣內自行檢測的所有需求綽綽有餘。
儀器整合的好處不僅僅是經費考量,更重要的是我們能有可信的自主檢測能力,對於縣內的各種飲食的安全把關有了依據。所謂的可信能力是指檢測單位獲得食藥局的認證,能夠通過認證的單位有絕對的檢測能力,這是不容置疑的。金門有自己的檢測能力,無論對於地區自行生產的農畜漁產品可以檢驗,並且對於進口的食品與其原物料亦具有把關能力。此外,透過定期的檢驗並輔導被檢測的生產業者改善,則可以為金門打造出食安保證的環境。這樣的環境不獨居民的健康獲得了保障,更可讓來金門觀光的旅客食得安心,以此打造出健康旅遊島的金字招牌。
自力的檢測能力讓金門的飲食和生活環境均獲得保障,使得金門的檢測不需要受制於送台檢測時遠距離的困擾,檢測的時效性才能提供檢測結果的公信力。改善檢測能力即是增強食安信心,而食安的信任度則可以提升社會的競爭力,這一新局的開端需要從整合本縣的檢測儀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