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提升兒童成長安全環境避免與預防兒童事故及傷害

發布日期:
點閱率:2,001

日前台北市內湖區發生一起女童慘遭男子割喉身亡的不幸案件,此一意外震驚社會,但也讓人深思,諸如此類的意外所引起的輿論熱議與媒體播報後,應確實檢視兒童安全環境與防範措施之重要性。金門地區近日來也傳出疑似虐童事件,成為議會質詢關心的焦點。
兒童是國家社會最大的資產,兒童健康平安的成長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日前在台灣社會上竟發生如此駭人聽聞的虐童致死意外,除了喚起社會大眾對於兒童安全議題的關注外,如何落實兒童人權與環境安全,達到事先預防先機,減少人為疏失狀況,進而建構兒童平安長大的安全健康環境,以期達到兒童安全的目的。另外,部分媒體報導內容過於煽動,應節制其報導內容,以避免造成兒童與家長的替代性創傷或二度傷害,甚至是引起具有反社會人格者的效法。
在兒童的人身安全方面,需強化風險預防與保護機制,宣傳深化兒童人權暨保護觀念,以杜絕兒童受虐與性侵。在居家安全方面,建築物的公共安全檢查、居家及托育環境的檢核與要求,以及需要加強宣導不獨留孩童在家中,以強化兒童居家安全。在交通安全方面,推動兒童專用車、校車、校外教學租車等法規的管理與執行,並養成戴安全帽、坐安全座椅、繫安全帶等正確觀念與習慣,以落實兒童交通安全。
於校園安全方面,建置校園愛心站,改善校園設施與環境,以保障兒童學習安全,另需加強品德教育之宣導,並與警政、法務單位合作,預防校園霸凌、暴力、幫派及藥物濫用等問題。在遊戲安全方面,需落實玩具與遊樂設施的查核及檢驗,同時也需向家長宣導及灌輸遊戲安全與商品安全的觀念,以保障兒童遊憩安全。而兒童相關法規,諸如有關隱私、食安、網路、閱聽等兒童安全與權益,均需徹底落實與建立。
為了建構兒童安全環境,內政部訂定5月15日為全國「兒童安全日」,提醒家長「一個不小心,會是一輩子的痛心」,特別是家中有6歲以下的兒童,往往因兒童本身尚無足夠能力避免傷害發生,其安全有賴照顧者的注意及相關環境安全的改善。但往往在家長一個不留神的片刻,幾分鐘或幾秒鐘的時間內,孩子就會發生意外,因此,每個大人都有責任要為兒童營造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
兒童安全是國家的責任,近幾年雖有法令和民間團體努力,但在執行和預算面仍相對欠缺。尤其兒童是國家未來的基石,若兒童安全無法保障,國家的基礎就會崩塌,因此政府更應關心兒童安全,讓兒童安全成為國家重要指標之一。保護兒童人身安全、強化意外事故預防機制、促進上網安全、防制網路霸凌、保障食品安全、維護遊戲安全、保障就業安全等各面向仍需積極繼續努力,並加強管考機制,確實建全兒童安全方案與法制的推動,以落實兒少安全的保護。
減少事故傷害,保障兒童人身安全,是照顧兒童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除了親人的照護以外,你我都是關鍵的兒童保護者,保護兒童的責任亦是每一位公民所應具有的共同責任。兒童是國家未來發展之所繫,創建一個讓兒童平安歡樂長大的家園,需要大家共同付出與努力,提醒社會大眾兒童安全的重要性,讓兒童生活在安全無虞的環境,這亦是社會大眾與國家社會責無旁貸的要務之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