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支持港埠建設發展為地區繁榮奠基

發布日期:
點閱率:1,680

 金門為一海島,港埠即為對外往來的重要門戶,亦是金門建設發展的重要樞紐。金門的港埠建設若能務實、順利的持續推動,將帶動金門各項建設的蓬勃發展,提升金門整體競爭力,進而造福金門鄉親。
 縣長陳福海日前陪同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召委陳雪生、交通委員會委員陳歐珀、鄭寶清、楊鎮浯,實地了解小三通業務及通關作業流程,並聽取港埠建設簡報。陳縣長也期盼後續推動的「金門港埠建設計畫106年-110年」能獲得中央支持,以利後續各項延續性及新興建設工作的儘早推動。而前來金門實地考察的立法院召委陳雪生等一行人也表示,交通委員會委員一定會全力給予支持,並督促交通部等部會延續金門港埠建設計畫案,建設完善的港埠設施,發展金門。
 金門往昔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一直扮演著戍衛臺澎地區之前哨基地的角色,在發展上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也由於長期實施戰地政務以及因島上資源缺乏,導致經濟發展較為遲緩。所以自解除戰地政務以來,從戰地轉型後的金門,隨著兩岸互動頻繁,水頭與料羅作為金門地區人流與物流的門戶,金門也作為兩岸交流開放的先行者,金門地區也加速腳步,積極建設,政府也陸續挹注經費,用以加速金門的交通建設,而金門也已陸續完成許多重大的港埠建設,為金門港未來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兩岸人民往來日趨熱絡,金門小三通人員於去年更創下歷史新高,水頭港區可說已是非常正式的「國門」,縣府也持續推動目前執行中的海、陸、空運等交通建設,使其能如期如質完成,以滿足地區客貨運量、兩岸小三通為金門打造具國際水準之各項軟、硬體設施,使其兼具觀光及親水性能,以有效改善金門的經濟發展及生活環境,並以促進地方整體繁榮為目的。
 而在執行港埠建設的同時,須兼顧生態環境與都市發展,把港口發展和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做到人與環境、港口與社會和諧統一、協調發展;並依據各港埠之定位,擘劃未來發展藍圖,至於周邊聯外交通暨基礎建設、環境均須改善,而港區整體發展規劃,須通盤檢討相關計劃及法令,適時修正,以利永續發展,提升競爭力。
  水頭與料羅是金門人流、物流的門戶,相關的建設絕不能停滯不前,尤其金門面對著改革開放多年的福建廈門,早就需要有設備完善且夠體面的港埠設施,也不能再有停滯不前的理由。金門現正極須強化港埠設施功能與相關建設,各項重大計劃規畫妥當,逐步推動,未來除了保持既有的港口功能外,並讓現有的港埠成長翻轉,相信完成後不但可促進金門的觀光繁榮與發展,承擔起地區經濟發展的龍頭角色,對於兩岸間關係更具有特別意義,未來將對於提振景氣及區域均衡發展,有效改善離島交通設施等課題,相信能產生實質及正面的效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