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保護金門經典建築彩繪 亟需通力合作

發布日期:
點閱率:2,174
字型大小:

宗教建築的彩繪,在東西方藝術史和建築史上,皆具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傳統建築彩繪技藝的無形文化價值,與有形建築價值相輔相成,互為表裡。那一幅幅展現在傳統建築樑柱、壁面、板門等位置的圖像,出自彩繪匠師運用天然漆料和礦植物油料揮毫繪製的專業技術。其作用不僅是繪畫裝飾,在高等文字教育並未普及的年代,自是教化、勸世與宣揚文化不可或缺之媒介,並具有藉著灰泥層或顏料層來保護建築木材或壁材的實用意義,被認為是今日傳統美術工藝之中最能溯回原鄉技藝本質的類別之一。
明清時代,廟宇彩繪匠師人才與工藝技法多自原鄉傳入,再發展出在地風格;近代則在現代營建技術盛行與一貫追求低價搶標的風氣中,藝精技優的彩繪匠派式微,匠師凋零,傳承不易。1982年頒行《文化資產保存法》之後,對建築彩繪技藝逐步導向了法制化保護與延續措施,過去已有多位資深建築彩繪匠師如台南的潘麗水、李漢卿及陳壽彝等人榮頒薪傳獎,其所傳世彩繪已為國寶級遺產進行保護。然而,如今傳統材料幾乎已由工業化產品(如使用水泥漆、壓克力顏料、建築披土等)取代,當代匠師再無需懂得調油、研製礦植物顏料色漆和豬血灰料等基礎技法,欲傳承傳統建築彩繪堪稱困難重重。
金門大小廟宇多達二百餘座,創建年代尚可考者,自三百餘年至數十年皆有之,建築彩繪豐富程度自不在話下,不時可見各地方匠師精心之作,如金門在地最重要的彩繪大師林天助(1914-1988)即是箇中翹楚。這些不同年代所留下的匠師手藝,可串連成一份金門傳統建築彩繪的文化系譜,反映出不同修建時期的信眾財力與品味、物料材質、匠師素養與時代審美觀念等差異。
林天助匠師為烈嶼中墩村人,自幼隨父貿易往來於金廈之間,1936年起擔任烈嶼地區首任保長、鄉代、區長、鄉長等職位,1950年卸下官務後開始為金門地方寺廟與民宅彩繪賦聯,1982年更受邀赴汶萊騰雲殿作畫。天助師雖未有匠藝師承,但憑其過人資質,巧妙結合福建匠師技法、民間傳說故事與章回小說內容,在廟壁上灰泥將乾未乾之際,運用疊暈法與白描勾勒法,勾勒輪廓並施以深淺墨色,形成別具特色的黑白連環畫式濕壁畫傑作,並撰上捐獻者名號,呈現社群之間緊密關聯;1980年代起更著手創作手燒磁磚畫;此般在金門特殊戰地環境下自成一派的匠師技藝,在國內當代建築彩繪技術史上,價值卓越。
可惜的是,在大時代趨勢和民眾觀念驅使之下,金門各地廟宇持續翻新整修,天助師彩繪多遭抹除重繪,新作技藝卻遠遠不若以往。近年最遺憾的案例莫過於因天助師彩繪價值而獲指定為縣定古蹟的官澳龍鳳宮,壁畫整修方式係以覆蓋方式抹蓋舊作或仿作,完全喪失原作風貌,亦無從補救。
天助師所繪經典黑白連環畫式壁畫,目前完整作品如金門塘頭金蓮寺、烈嶼佛祖廟以及烈嶼保障宮等處。其中因其畫作而登錄歷史建築的保障宮受漏水之苦,壁畫微有損壞,但也已完成修復計畫只等待施工中;未具文化資產的佛祖廟新修案,目前則正處於月底施工前的最後協商討論階段,因涉及天助師早期壁畫經典作品保存議題,卻尚未受到應有的重視,畫作是否能獲得保存,令各界擔憂。
惟祈佛祖廟信眾、居民與文化局,及關心地方無形文化資產的民眾能儘快多方協調合作,協力保護,使天助師傳下已所剩無幾的完整建築彩繪經典│描繪細膩、墨跡灑脫、人物比例動作與表情皆生動傳神之連環大作,得以傳承予後代子孫。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