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訴諸務實面的兩岸合作!

發布日期:
點閱率:1,261

大陸十一長假結束,據統計,8天以來共有1.6萬來自中國的旅客造訪金門。10月1日至2日間,每天更超過4千人,主要景點與賣場人潮爆量;其中,廈門東綸集團有850名員工在長假第2天集體到金門觀光,寫下兩岸小三通16年以來,單一企業跨海旅遊人數最多的紀錄。
相較於以上這則新聞,近年來我們比較常看到的可能是,「陸客大減壓縮到國旅市場,旅館業為求生存,房價減半搶客;且光是新北市就有至少18家以上旅館求售,旅遊業一片慘兮兮,業者籲請政府救救觀光業。」金門不用政府救,反而能異軍突起在兩岸觀光旅遊上,欣欣向榮。當然,這可能只是特殊節慶假日時的特殊現象,但也適足以彰顯金門的特殊性,更相當程度在提醒我們:以從台北看天下的思維看待金門的未來發展,是不合時宜,也是無法因地制宜的。但至於要怎麼做,金門說了不算,甚或不是兩岸政府任一方可以單獨決定的。這便猶如中華民國民主自由的成就是要經過百年的錘煉及堆累,兩岸事務也要在確立彼此的善意,堅持存在的基礎、考慮存在的現實,並在友善的氣氛環境裡,才有可能正向的往下走。
基於以上的前提及認知,我們認為金門的兩岸處境,將直接連動兩岸事務的未來。蔡英文總統甫在國慶談話中表示,「兩岸因為有政治立場差距,難免會有波折,而她會在善意不變、承諾不變的情況下,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也不會對壓力屈服。兩岸應該在30年來累積的善意與成果上,一起尋求兩岸關係的突破。」但善意、承諾更多時候要用行動來證明,而非放任意識型態破壞脆弱的和諧氛圍,卻實質呈現心口不一的效果。有鑑於此,我們認為經營善意要比口頭宣示來得重要,更要防範因不必要的誤解而擦槍走火,影響良性互動。基此,謹提供以下面向供各界參酌。
其一,建立制度面。金門有小三通的交流基礎固不待言,但缺憾仍在於僅有管道功能,而無產業規畫。以往仰賴小三通小額貿易創造了諸多就業機會與榮景,但隨著規範化的要求,已然喪失諸多優勢,在此同時,立基於福建自貿區的平潭片區卻可能順勢而起,搶食市場大餅。基於這般的經驗,我們認為制度化遠比什麼都重要;在兩岸交流綿密的時刻,或許可以打打擦邊球,但真到動真格要求的時候,也不能硬編排對方不是,卻忽略自己的缺漏。大家都知道,金廈間有諸多民生合作及議題可供運作,而欠缺的只是一個授權與制度化平台的運作,睿智如兩岸高層,著實勿庸任由僵局持續,卻什麼都不做。
其二,訴諸實務面。兩岸間無小事,忽略或放任技術性的細節便足以導致走不下去的結果。對金門而言,兩岸事務起始於人道遣返的金門協議,榮盛於小三通,顯揚於兩岸通水的開花結果;究其根本,仍源於滿足實務性或迫切性的需求。坊間就此亦有許多實務面的建議,諸如:通電、通氣、空汙、海漂垃圾、越界盜砂、捕魚,乃至金廈自由經貿區等等,但這些議題猶如引水案一般,關鍵在找對「家門」,才能突破窠臼;高來高去無助於解決問題,冀求兩岸事務的永續發展,唯務實而已。
總之,今日的金門已足以展現其區位優勢與殊異性,接下來的關鍵僅在於,如何用對的方法,解決正確的問題!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