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兩性尊重 落實性別平等
縣府於日前主辦「106年度婦女權益性別平等培力研習」活動,計有縣府各局處與鄉鎮公所主管與承辦人員,約五十人參加,同時邀請講師黃瑞汝、林錦山開講,學習兩性尊重與溝通技巧,以加強預防與消除性別刻板印象,營造性別平等對待的環境,增進不同性別者參與社會及公共事務的機會。
縣府社會處表示,辦理此項性平研習旨在讓學員了解性別政策制定內涵,並思考與不同性別者處境之反省,也讓學員了解應友善對待不同性別者,以及了解性別平等之文化內容,並將此文化在其工作場域中,有意識的加以落實,增進參與學員兩性平等權益,使職場與家庭更平等,提升兩性正向和諧關係。
隨著時代與思想文化的變革,男女平權運動也愈受重視,傳統的制度、固有的行為更不斷引起現代人的質疑。然而,即使不斷地有民眾宣導遊行,大聲疾呼「兩性平等」;但有不少落伍的思考與行為模式,卻仍根深蒂固於部分家庭。往昔的傳統社會中,男女角色的刻版印象、扮演、價值觀念,男性剛強、唯我獨尊的自我認知,女性柔弱、服從、無才便是德的古板印象,非但妨害了基本人權的發展,也造成相當嚴重的性別歧視。
也只有當民眾拋棄兩性刻板印象,一視同仁,才能逐步落實性別平權。像是在生活上,不以男性的權威或女性的柔弱為由,要求不平等的待遇;於工作上,也不得以女性懷孕、結婚之理由,剝奪女性的權利。此外,對異性不得有戲謔或玩弄的態度、侵犯異性的身體或以不雅、帶顏色的言語侮辱異性,不但不是幽默風趣,反而傷了兩性平等的原則。
唯有兩性都能以尊重、寬容的態度相處,彼此有相同的共識,願意為兩性平等貢獻心力,不違逆自然,輕鬆、光明、磊落的男女相處基本道理,男女平等權便能真正落實於社會,達到平等平衡的新願景。性別平等是接納、尊重、友善,也是一種思維、視野,更是一種態度!而且,性別主流化是一種策略,讓女性關注的事項和經驗如同男性一樣的受到重視,並據以納入政治、經濟、社會等所有領域的政策與方案設計、落實、監測和評估,以使女性與男性均能平等受益,終止不平等的現象,最終達到性別平等。
《性別平等教育法》的頒布,實乃我國性別平等教育的一個里程碑;惟「徒法不足以自行」相關法令的頒布後,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實。男女平權在現今社會早已成為一種時代不可避免的趨勢,不但在英國歷史上出了一位女首相,台灣更打破了紀錄,產生了第一位女性總統,在在都顯示了兩性平等的重要性與必然性、男性不能專橫。
兩性平等教育及早開始,便有助於兩性平等觀念的養成,我們也應該摒除以往時代的性別迷思,移去這樣的蔽障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異性應持尊重、鼓勵、肯定的態度,消除基於性別而分的尊卑觀念,或基於男女任務定型所產生的偏見、習俗和一切其他做法,讓落實性別平等,就從你我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