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門十大教育事件看政府治理
歲末年終,公部門、民間團體與各大媒體陸續公布「年度十大新聞」,也有不少傳媒公布2019年的年度代表字,代表人們對過去一年的回顧與對來年的展望,在新舊年度交替之際公布年度新聞,已然成為歲末年終重要的公共對話平台。
不過,這行之有年、國人習以為常的年終盛事,以往縣府相關單位卻是著墨不多,相對也少了一個與民眾對話的機會,殊為可惜。今年,金門縣政府教育處終於踏出第一步,教育處於去年底公布了「2019金門十大教育事件」,並且在元月2日針對這十大教育事件舉辦了一場座談會,帶動輿論聚焦教育議題。
教育處表示,之所以公布十大教育事件,主要目的係為了讓關心教育的民眾、家長、學校教育人員更清楚教育處一年來的施政主軸,方便各界掌握過去一年的金門國教脈動。教育處團隊首先整理出2019金門十大教育事件,共有24則新聞事件入選,再經由教育處同仁投票、討論,共選出前十大教育事件如下:
1.教育法規闕漏多,盤點修訂成當務之急。
2.教育基金分配失衡,縣府重整財政紀律。
3.教育處盤整相關活動,聚焦提升基本學力。
4.烈嶼幼幼班試辦成功,明年續推一鄉鎮一幼幼班。
5.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上路,核心素養成教師設計課程主軸。
6.辦理國際教育政策公聽會,凝聚共識調整再出發。
7.學區共聘專任運動教練,分層負責培育選手。
8.公費生專長與學校需求不符,穩定師資美意反成困擾。
9.車船處協力配合學童上學時間,調整公車路線班次。
10.調整免費鮮乳政策,酌收費用使供需相應。
揆諸前揭教育事件,均為去年度地區重要教育議題,其中,包括教育基金、基本學力、國教教育、專任教練、免費鮮奶等,都曾引起不小討論,入選十大事件,可謂允當。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處揀選年度重點教育事件的標準,並非一味的歌功頌德,包括教育法規闕漏多、教育基金分配失衡、公費生專長與學校需求不符等,均直指教育現狀與缺失,足見,教育處並非想透過十大教育事件的公布替自己的施政擦脂抹粉,教育處願意公開揭露教育缺失、真實呈現問題,並且勇於提出具體對策,嚴肅面對問題的施政態度,值得我們點讚。
除了前十則,其餘未能入選的14則新聞事件,同樣可觀,包括:補習班違失態樣多,教育處持續取締非法。體罰造成學童身心傷害,輔導管教手段待精進。導護配套措施不足,教育處研議補強。教育處成立粉絲專頁,開啟教育施政專業對話新紀元。2019金門馬人數創新高,2020路線優化升級。新建校舍陸續完工啟用,營造優質學習環境。育兒津貼新政上路,營造友善托育環境。提升學生寫作風氣,教育處擬設置青少年文學獎。擴大辦理資優教育,巡迴輔導方案納未入班資優生。縣府出版防災教育教材,支持與協助教學現場。教育處召集各校研訂國中小學校組織規程。輔諮中心駐區專輔人員到位,建構各學區三級輔導網絡。課發會扮演新課綱推動引擎,學校運作情形仍待檢驗。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上路,教育處規劃師資二專班。
誠如教育處長所指出的,公布2019金門十大教育事件,除了可以讓教育處團隊回顧過去一年的各項重要工作,藉由回顧盤點、梳理各項教育施政,也可以讓關心教育發展的鄉親、家長、教師掌握教育施政的走向,而進一步召開2019十大教育事件座談會,更是希望能透過對話,尋求共識,讓金門國教持續精進。
回顧過去,是為了展望更好的未來。在強調開放政府與多元治理的現在,吾人必須再次肯定教育處的教育施政理念,也期待這樣正向的教育施政理念能帶動更多的公共討論,讓縣府團隊的施政模式更能符合專業、貼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