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再議文化資產保存的整合思維

發布日期:
點閱率:2,608

近年來,國際間不斷擴大文化資產定義及其保存活化的模式,使其為當代社會所能接受。簡言之,遺產保護不只是單純的修復技術或保育知識,它還涉及環境教育、博物館詮釋、產業振興、觀光發展、文化認同、人才培育等面向,而成為一個整合性的地方發展戰略。其中,文化路徑(cultural route)就是一個具有實踐意義的概念。
1987年起,歐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開始以文化路徑的概念,進行相關規劃,當年即選出的西班牙朝聖之路,而這路徑在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歐洲理事會指出,文化路徑的3項核心價值為人權、文化民主與文化多元、相互瞭解與跨境交流,它們扮演不同文化間的對話管道,也促進對歐洲歷史有更深瞭解。迄今,歐洲理事會共選定33條文化路徑,包括「維京之路」、「猶太傳統之路」、「橄欖樹之路」、「陶瓷之路」等。
正因如此,2003年的第六屆世界遺產委員會特別會議上,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被任命籌劃一專案,在修訂中的世界遺產公約作業準則(WH Convention Operational Guidelines)加入文化路徑的部份,使其成為有別於文化遺產的另一項新觀念。
所謂的文化路徑,通指依照地理位置及擁有的獨特歷史脈動及功能,所劃分出來的陸地、水道、水陸混合或其他通道。文化路徑見證某一國家或地區在歷史的每一重要時期,人類互動及在貨物、思想、知識及價值觀上,多面、持續、交互的交流影響。進而透過有形或無形的文化遺產,反應當時多種文化交匯的情形。同時,考量文化路徑所包含的豐富文化關係及文化遺產(如紀念物、考古遺蹟、歷史城鎮、本土建築、工業及技術遺蹟、公共建設、文化地景,運輸方法及其他特殊知識及技術交流的範例),文化路徑適合用來強調文化事實(cultural reality)是多面向的,需要結合不同學科來加以探索。文化路徑重新界定科學上的假設,同時也帶動新技術、藝術及文化知識的提升。這些路徑呈現了超越其原始功能的共同面向,並為多元的歷史研究方法、多國合作所帶來的和平文化及相互了解,提供最佳的見證。
所以2019年,歐洲工業遺產路徑(European Route of Industrial Heritage,ERIH)在第15屆年會也提出了「歐洲理事會文化路徑計畫」(Cultural Routes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Programme),嘗試去了解如何促進產業文化資產與其他觀光旅遊業結合,並提出創新實例。
這些觀念的突破,提供了我們將文化資產保存活化的新可能性,特別是整合性戰略構想的提出。為什麼這件事情有其急迫性?眾所皆知,金門的古蹟、歷史建築數量龐大,一棟一棟來修,當然是基礎功;但是若無整合性的思維與實踐方法,這些個案無法形成系統性的效益,特別若沒有與文化觀光、地方創生等連結,就會非常可惜。是故,文化路徑是一個可以整合的戰略思維,幫助我們重新看待文化資產保存、觀光發展、人才培育,甚至是城鄉風貌的規劃設計等。
那麼,什麼是金門豐厚歷史、生態多樣的文化路徑?就值得進一步來規劃、論證。科舉之路(昔日赴福州趕考的路徑及其節點,如奎閣、同安碼頭)、為官之道(從同安到官澳,以及連結東西半島的古官道、古橋及沿線聚落等)、落番之路(遠渡南洋或日本的出洋之路,且涉及到跨國文化遺產的整合等議題)、近代戰略兵學之路(冷戰時期金門防禦部署等)、金酒之路(從高粱田地景、酒廠製程、展銷空間等)、鱟的保育之路(從水試所到潮間帶保育現場)、地質公園之路(烈嶼海岸、山丘地質公園路徑等,並連結碉堡據點)等,都是可能的取向。
正因為虛擬的網路世界威力如此強大,無遠弗屆,真實空間的整備更需要有創意、主題性的規劃,且引入高品質的經營維護計畫,才讓在世界地圖中蕞爾小島的金門成為知名品牌的島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