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酒糟養牛有成 畜牧業轉型契機

發布日期:
點閱率:3,613

金門地區農民利用金酒公司製酒副產品酒糟,搭配農副產品餵飼畜禽動物超過半甲子,隨著養牛因飼料原料仰賴進口致飼養成本逐年提升,使用相對低價的高粱酒糟可降低肉牛飼養成本,並且看好臺灣龐大的牛肉市場,以及金門擁有廉價酒糟,休耕土地可種植牧草供應等優勢,畜產產生的糞肥,經過完整發酵活化,其有機質和生物炭混合改良土方,可有效改善貧瘠土壤物理性,增加土壤貯存營養分,並增加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的機會,成為農業和造林工作的最佳利器,對促進環境與自然和諧友好發展,保護生態環境都有重要意義。
囿於金門地區的牛隻畜養規模有限,且產品無規格化,為發展地區特色產業以及減低國產牛肉供不應求現象,金門縣畜產試驗所進行酒糟養牛計畫及優良禽畜產品驗證輔導等多項計畫,分別完成了布拉安格斯牛引種與推廣等業務,建立金門優質牛肉之產銷體系,促進地區整體利益與觀光發展為主要目標。但隨著金門縣政府調整畜牧產業的發展,將加強金門酒糟牛肉推廣的深度與廣度,並以成為核心種牛場及建構金門特色畜產品加工推廣教室與展示中心等主軸為目標,建構一個金門地區畜牧產業永續經營的發展平台。
自104年起將布拉安格斯種牛推廣民間,輔導地區飼養戶取得「國產牛肉溯源標示」以區隔進口牛肉市場,提升國產牛肉品牌形象,目前飼育狀況極良好。諸多研究顯示本縣酒糟牛肉潛力,也吸引不少民眾投入牛隻飼養,迄109年中金門縣牛隻已翻倍成長逾六千頭,後續將以種牛保種,系譜建立與生產履歷等品種改良措施進行,期能培育出適合飼養的牛隻品種,成為全國肉種牛供應的核心牧場,並以選拔優良肉牛品種與提高產品附加價值的方向前進。
有鑑於高品質的牛肉有賴肉牛獲得均衡的營養需求,由多年飼養乳牛經驗可知,高粱酒糟pH值偏低呈現酸性,用於餵飼乳牛會降低泌乳量,若長期餵飼則容易導致瘤胃過度發酵、瘤胃液過酸、蹄病、骨折等疫病的發生,所以建議農民不要完全以酒糟餵飼牛隻,應搭配40%草料,避免產生營養代謝性疾病。國產肉牛產業面臨相當嚴峻的考驗,現階段國產牛肉的發展與推動策略聚焦在國產牛肉具新鮮、優質、健康、安全等特點,為穩定農民收益,活絡肉牛產業經濟,農業部門除持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外,針對國內市場,積極推動「地產地消」與在地特色產品的加值綜效,以有別於跨國運送長期旅行的進口牛肉,期能與國外進口牛肉產品形成明顯區隔,同時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讓國人與土地做更深的連結,達成節能減碳及友善環境目標。
產業的建設,主要便是富民。活絡經濟、促進商機以帶動投資和消費的皆是產業建設的重要標的,所以以穩固、完善的基礎設施,做為產業發展之根基。金門養牛發展遠景的好壞與發展觀光業是密不可分,觀光業的發達必須兼顧民生需求,畜牧業進步發展更好,可使整體形象更好,間接支持觀光業發展。近期金門因疫情暫停活牛及生鮮牛肉銷臺,惟為能在解除時即時供應國內市場優質金門酒糟牛,固守國產牛肉既有的消費基本盤,再徐圖策進擴大國產牛肉的市占率。
活絡地區產業發展,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由一級產業朝向二、三級產業邁進,吸引年輕飼養戶回流,增加就業人口,輔導飼養戶轉型,再創畜牧業升級。振興金門酒糟養牛特色優勢,若能適當規劃與積極發展,才能厚植金門觀光發展之基礎與潛力,共同建立金門優質牛肉品牌,並利用產業的垂直整合,強化整體競爭力,尋求永續經營的契機,小而美的適當產業規模,靈活有彈性的產業體質,主動積極尋求自給自足的最佳方案,降低對外來資源的依賴所產生的衝擊,金門地區發展養牛極具潛力,亦為地區畜牧轉型最大契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