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現代環保與生活的融合

發布日期:
點閱率:1,122

本縣最近配合環保署的政策,正積極的推動禁限用塑膠袋、資源回收、清潔週等工作,目的就在於希望改變人們浪費資源的習慣,進而養成懂得珍惜資源,讓環保與生活能融合成一體。

推動環保工作是目前人類生活的一部分。這項工作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人類不但每天都在消耗資源,也同時在製造垃圾及污染,尤其許多資源無法再生,對於我們生存的環境已然構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就需要不斷呼籲大家要珍惜資源,甚至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來做為最沉重的訴求;而比如辦公室做環保、垃圾減量回收、廚餘利用、禁限用塑膠袋等,都是環保工作中的一部分。

談到對資源的浪費,其中極大的因素是因為經濟生活水準提高、科技發達,帶來生活上極大的便利性,一切的物質消費都愈來愈容易,形成是一種生活中的必然及自然的現象;資源的使用在毫不知節制的情況下,消耗的速度就愈來愈快,也愈來愈浪費。

以目前正在推動的禁限用塑膠袋的情形,讓人回想到金門過去物資缺乏,經濟條件差,許多人用水泥袋加工變成一般的購物袋,既有回收再利用的功效,而且又可以增加一些收入。另外,就是廚餘的利用,一般的農家養雞鴨豬牛羊等禽畜,每日的剩菜剩飯都直接讓家禽畜飽餐一頓,不但不浪費,而且還是一項可觀的副業,目前仍然有許多人以回收廚餘來養豬做主業;不但洗米水、廚餘可利用,甚至於水肥也是有機的肥料。在那時候幾乎可以再利用的物質都不會浪費,那時候的人或許不懂任何環保的大理論,那是發自內心對「物」的珍惜,只知道不要浪費,卻是環保工作的具體實踐者。

生活習慣的養成及改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已經有相當大的依賴性的時候,要改變就更加困難。以最近鼓勵二階段限用塑膠袋為例,在實施之前,不但要形成法令規章行文全國,還要顧慮業者的生計,而且要宣導、示範、分階段實施,最後才會走上處罰的地步,目的就是要大家減少使用塑膠袋,其間所花費的人力、物力、時間難以估計,實施的成果如何,則還有待觀察。

現在的許多環保工作就是回歸過去的做法,當然不是讓生活水準走回頭路,而是學習過去簡樸的生活觀念,大家在生活上多節約一些,多花一些腦筋,生活中就會減少許多的浪費,做一個環保與生活相融合的現代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