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分一毫都要用在刀口上

發布日期:
點閱率:1,087

計畫、執行、考核三者,謂之行政三聯制,乃政府施政之軌道,每個從事公務之人員,都要秉此原則,依序認真執行,缺一不可,否則,難以呈現具體成效。

政府對於財源之籌措,作業過程尤其嚴謹,舉凡歲入歲出,必須無違「平衡」原則,撙節開支。各機關提出之年度施政計畫,都應依循輕重緩急,且需結合民意民需,將有限經費預算,用在應用才用工作計畫項目之上。

由於全球經濟低迷,時空環境因素之影響,地區自籌財源指數,殊難再予調高,相較於中央部會各項補助款項,也未獲得增加幅度,因而縣政府九十二年度總概算,經過了冗長初審與複審程序,逐項付諸討論,分文斟酌計較,雖然已經完成編列,尚待提請縣議會定期大會審查,方可開始執行,正如縣長李炷烽於九十一年十月七日下午主持總概算會議中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席要求與會主官主管,有幸共事服務家鄉,應以法令與利民為前提,而在經費運用上,則應具有「成本」觀念,該用才用,能省必省,一分一毫,不能浪費。

正因經濟景氣,長期一蹶不振,民間財富大量縮水,而國產內銷品漲幅逐漸擴大,顯示國內外需求已有增加趨勢,雖然目前應該沒有通貨緊縮之憂慮,但拚經濟之課題,一直是當務之急。因此,政府特應擴大公共投資。地區幅員狹小,資源極其有限,粒粒皆辛苦,當思開源不易,尤其是民脂民膏,豈容草率將事,藉由公共投資,創造就業機會,活絡市場供需,帶動經濟復甦,既是縣民之期待,也是施政團隊必須加快腳步,勇往向前之指標。

緣此,衝破難關困境,不該坐而言,而應起而行,究應如何促使地區經濟立竿見影,繁榮起來,此時應該集思廣益,真正用心關愛,無私無我,摒棄偏見,和衷共濟,攜手併肩,融為一體拚經濟,一味對人而不對事,終將功虧一簣,何況口水傷人,內耗損國,無助扭轉乾坤,誠不足取。

解決經濟問題,應以「開源節流」為首要,在開源方面,則要改善投資環境。就地區現況而言,期待兩岸「中轉」,放寬大陸組團來金參訪旅遊早日實現,屆時引進絡繹不絕人潮,自然會有外資來金投資,也可提高在地人投資意願。在節流方面,縣政府應該依照中央法令要求,採取節流措施,諸如減少事務性開支,加班費以百分之八十比例編列支應,縣政府公產部門更應依據李縣長之指示,針對公有大型建築深入了解,充分規劃利用,任何空間,以不閒置為原則,非有急要,暫時不再鳩建機構辦公廳舍,力求該用才用、能省則省,貫徹財政紀律,加強監督機制,興利防弊,將錢用在刀口上,解決當前經濟困難,為縣民謀求福祉而努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