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報到‧金門賞鳥此其時
鳥的鳴聲,婉轉清脆,有節有拍,千迴百轉;鳥的顏色,有黃有白,有紅有黑,艷麗絕倫;鳥的飛翔,高低追竄,昇浮自在,真個是如李商隱筆下有云:「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賞鳥心情盡在不言中,北風下十二月的金門正是一年當中觀鳥的最佳時機。
時序入冬,又到了候鳥飛抵金門的季節,金門縣政府和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共同舉辦「金門鸕鶿季」活動,這個月會有各式候鳥紛紛飛到金門,而數量高達千隻的鸕鶿令人期待,也正是吸引愛好自然的賞鳥人士的熱季。
金門鳥類資源豐富,有紀錄者超過二百八十七種,其中冬候鳥佔六成強,主因金門環境未被污染破壞,提供了鳥類多樣的棲地,金門鳥類相較於台灣有很大的地區特色,有極多台灣不易見的鳥種,許多觀光客冬季慕名來金觀光,其中一項重要的因素就是來金門賞鳥。
金門冬候鳥類繁多,台灣愛鳥人士在台灣欣賞不到的鳥種,都會跨海來金門一窺景觀,其實台灣最近幾年以來,已有候鳥相繼報到,如飛至台北關渡自然公園的小水鴨,針尾雨燕已各突破五百隻,還有田鷸、夜鷹、黑面琵鷺、白眉鴨也為數不少分別到訪;同時台北東湖國小校園飛進許多珍禽鳥類,有樹鵲、大卷尾、金背鳩、綠鳩等;同時台南四草野生保護區,黑面琵鷺也來了七百多隻,無論關渡自然公園或是東湖國小,甚至台南四草保護區,他們都有派專人做紀錄、做觀察,並拍成照片及紀錄片做成網頁,成為休閒賞鳥、生態觀察及保護的資料,金門有關單位是否如此作法值得探討。
當然近幾年來,金門縣政府、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對金門生態保育工作上面的確盡了不少力,亦訂定相關措施維護金門自然生態,加上金門民眾觀念大開,愛鳥護鳥已形成基本共識,不過仍有少數民眾發生捕殺或販售之不良行為,盼望主管單位依法取締及處罰,共同維護本縣寶貴自然生態資源。
自然生態保護非常重要,相關單位應以觀光立縣為鵠的,我們認為:一、應將自然生態資源列為地區重要之觀光資源,每年應寬列經費,並爭取中央經費補助,以辦理各項保育工作相關宣導及各項活動;二、像台灣一樣劃定野鳥自然生態保護,專供愛鳥人士及觀光客賞鳥之區域;三、針對非法捕殺野鳥民眾,應制定法規處罰。
金門自然生態環境吸引南來北往鳥類求偶、棲息、繁殖的好天地,我們一定要善加維護,以吸引更多種類鳥群飛來金門,也讓我們大飽眼福,享受賞鳥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