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社會資源維護公平正義原則
金門地區位處離島,工商發展困難,地方財源短絀,地方稅課收入年僅一億餘元,佔年度歲入預算約百分之一,比例偏低,所幸金酒經營屢創佳績,盈餘挹注縣庫,約佔年度歲入預算三分之一以上,讓縣府開辦了獨步全國的多項社會福利措施。
相對台灣地區其他縣市政府或鄉鎮公所,常要煩惱薪水要從何籌措,甚至,有的連路燈電費也繳交不出來,可是,部份鄉親誤認金門很有錢,事實上縣府財政能力是薄弱的,財政結構脆弱,財政部曾洽行政院主計處評定本縣財力為第三級,可見地區因稅賦收入偏低,財政收入不健全,大部份縣政經費依賴金酒公司盈餘繳庫,如果金酒公司在營運上發生問題,地區的財政就不是年年成長,畢竟,我們不能有浪費或消耗預算的心態,如果社會福利項目一再增加,就容易養成民眾好逸惡勞的心裡,縣府期望的是照顧到真正需要照顧的鄉親,本報日前社論「社會福利資源應更公平分享」及「消弭貪念把社福讓給更需要的人」,相信態度的改變,從小細節開始推動,或許有反彈聲音,但對社會的公平正義會是正面。
其次,再談公務機關間推動之「開源、節流」執行方案已有多年,但似乎仍停留在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成效相當有限,尤其,地區在軍管解除後,各項民生建設在全島推動施建中,大家可常看到縣府或所屬機關主辦的工程與鄉鎮公所,甚至與國家公園興建的工程銜接介面、基礎設備施工順序等等,如能多一點溝通協調;多一點慎重規劃,就會減少很多剛完工不久又敲除、或挖補的情形,也可減少工程費用支出及人車不便。
此外,承辦人在處理公文時能多詳細看一下公文的內容、意旨,有的文件並不需要函轉,可視其性質用網路公布即可,更無庸全部來函連同附件轉發,或以甲種發行,其實,附件部份可選擇有需要再下載使用,即可減少印刷人力、裝訂及紙張支用等。
再者,對於工程的規劃設計應以實質效用為主,君不見有些排水溝清除污泥的鑄鐵隔柵板設置密度太高,不但增加廠商施工收邊不便,車子行走又鏗鏗作響,以現有環保機關所擁有水溝清潔車之強力水注,根本不需要設置了太密集,是要依照設置點的地勢高低、污染源狀況及住宅區、市場等特殊性,予以機動調整,如設計的太華麗,不但增加工程預算,設計監造服務費也相對提高,又將增加爾後的維修費用。
誠然,這是「使用者付費」的時代,諸如以尚義機場停車場開辦收費,就較能符合公平、合理原則,然相較於水頭碼頭之停車位,主管機關應否研議比照收費,否則許多「登陸」旅客,車子一進停車場,就要等返程入境才駛離,致產生大、小金門間通勤停車難題,因此,如何落實使用者收費,研議一套可行收費方式,並解決車位難求窘境,更可增加計程車載客機會,實有賴主管機關釐定公平與合理機制。
總之,「開源、節流」不能只是口號,大家應從平日養成隨手關燈、關水習慣、配合垃圾資源回收等等小細節,公務同仁多用一點心思,減少浪費,就可積沙成塔,長期的推動必有成效,並能省錢又環保,改善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