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典範猶存蔡甲庚獲文化部旌揚令表揚

發布日期:
點閱率:3,703
字型大小:

第三屆金門文化獎得主蔡甲庚老先生日前辭世,享耆壽九十歲。蔡甲庚藝師演出經歷將近七十年,並致力推廣傀儡戲文化,文化部特頒發旌揚狀予以表彰。
文化部的旌揚狀日前已送抵金門,將在公祭場合宣讀,旌揚狀指出:「故蔡甲庚君,生於1934年,充分體現並傳承金門傳統傀儡戲,對於文化的承先啟後具有重要性,其藝能反映出傳統文化智慧累積的高度表現。金門傳統傀儡戲於清朝中葉傳入金門地區,保有閩南文化特色,具民俗科儀與宗教信仰之社會性功能,並具有藝術價值性,演出口白至今仍採用泉州古語,展現閩南語音韻特殊美感。蔡甲庚藝師自年少即投身廟會科儀與傀儡戲演出將近七十年,深具精湛操偶技藝,1988年創立劇團及帶領家族傳承發揚傳統傀儡戲文化,其足跡廣布金門鄉間,並透過變革與創新,以傀儡戲新劇目深耕校園薪傳,宣揚這項珍貴的傳統表演藝術。綜其一生,在傀儡戲文化推廣與傳承上不遺餘力,為傳統表演藝術之保存,奠定深厚基礎。遽聞遐齡殞落,軫惜良殷,足資表彰,特予旌揚,以垂德範。此狀 文化部部長史哲」
文化部的旌揚狀為蔡甲庚藝師將近七十年的傀儡戲生涯畫下美麗句點。金門傀儡戲劇團2018年登錄為金門縣無形文化資產,是臺灣唯二僅存的傀儡戲劇表演團體,另一個是高雄的錦飛鳳傀儡戲劇團。金門傀儡戲劇團屬於南方的泉州流派,以宜蘭為中心,高雄的錦飛鳳傀儡戲劇團亦屬於泉州流派。主要以神明誕辰、婚禮酬神、祝壽祈福為主,音樂則以南管伴奏。
金門舊轄屬泉州同安縣,其文化保有許多閩南文化特色與典章制度,故金門的傀儡戲源自泉州系統,因此在演出時的戲曲音樂是屬南管系統,傳入時間可上推至清中葉時期。演出時的口白至今仍採用泉州古語,展現出閩南語音韻的特殊美感;而戲偶造型較為渾圓、偶頭雕工精細與布袋戲偶的風格。以前歌仔戲要開演前,都要先演傀儡戲,有淨地之意,才有「前棚傀儡、後棚戲」的俗諺。
早期的戲班多由班主一人同時擔任演師、樂器伴奏以及行政團務的工作,其他團員大多是臨時聘請,蔡甲庚在拜師許仕順,成立金西堡傀儡戲劇團後,亦是以此方式進行劇團的運作。在當時,一般小民都不識字,並沒有無法使用紙本抄寫劇本來做記錄,都是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來傳承。
蔡甲庚的兒子蔡遠進從國小、國中的時候,就跟著父親出團做傀儡戲,幫忙整理戲偶順線、收線以及器材布置,後來去當兵,但一想到父親年紀大了,還得在戲台爬上爬下,便想著要接手父親的傀儡戲班,於是請託父親把台詞用錄音機錄卡帶起來,這樣邊聽邊學一年多,1995年職業軍人退役,他就回來接手父親的傀儡戲劇團。
為了讓金門的傀儡戲更加為人所知,蔡遠進接任團長後就跑到泉州拜師學藝,以精進自己的技藝,在這個階段,蔡遠進做的不僅是在表演方面的技藝提升,與一般僅注重酬神儀式的戲班做出區隔之外,在教育方面,以「指掌春秋」為名進行校園巡迴演出,也多次到臺灣本島、大陸表演。他的兩個兒子蔡光銘、蔡光正,也跟著父親身旁學習傀儡戲,一家三代在傀儡科儀和傀儡戲教學都有其貢獻。
金門傀儡戲劇團在戲台上有一副對聯寫著:「頃刻驅馳千里外,古今事業一宵中」,橫批則寫著「內簾四美」;意思是藉由「生、旦、淨、雜」幾個角色,就可以把時空濃縮在一個小小的帷帳之中。酬神的目的在求得「福、祿、壽、喜」;在戲裡傳唱的總是「忠、孝、節、義」,頗有教化的深意,雖然因時代腳步早已式微,但基於保留傳統文化仍不可或缺。
蔡甲庚從事傀儡戲演出將近七十年,全力推廣傀儡戲文化,而且有兒孫傳承,所以早在2018年就獲得第三屆金門文化獎頒獎表揚肯定;近幾年金門文化獎得主包括李錫奇、張奇才、張再興、翁文林、蔡甲庚等相繼殞落,實是金門文化圈的巨大損失,但他們的典範猶存,仍會長留在人們記憶中不滅。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