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認識金門大地從落實「食農教育」做起

發布日期:
點閱率:3,827
字型大小:

金門高粱酒遠近馳名,但有不少人分不清它的釀造原料高粱、小麥,這可從不少退伍老兵的軍旅生活回憶裡,看到當年部隊下鄉助割時,一些難忘、有趣的往事。
曾在金門鄉間小學執教過的Amelia,來自美國最大冬麥產地,同時也盛產玉米的堪薩斯州,她在寫給金門友人的信中說道,她最喜歡課餘騎著鐵馬在島上的農田到處溜達,看到洋溢雨潤之美和隨風搖曳的麥田,彷彿置身故鄉一樣的舒暢,短短一年的時光裡,最難忘的是在一座看起來非常古老的傳統聚落,與一名幫忙採花生的小女孩合影,讓她好像看到從小在自家農場打工,對一些榖物成長有相當認識的自己。
縣畜產試驗所日前為上岐國小師生安排一場食農教育校外體驗,透過桶子雞DIY、草木薰香、騎馬體驗與雪花冰品嘗等活動單元,讓80位走出教室的大、小朋友共度戶外美好時光。這種在「做中學」汲取生活新知的活動設計,近年來相當受到歡迎。
多年前,賢庵國小150位同學在校長陳為信的帶領下,利用校門口前方的一塊小農田播種高粱,滿眼新綠讓人賞心悅目。英語外師SKY也加入小朋友「一日農夫」的行列,開心表示:「這是一次難得的體驗,也將是她和小朋友珍貴的回憶。」
後來,賢小再以金門早期居民的主食番薯,做為學期食農教育的主題,由2年級老師楊玲、陳君綺帶領小朋友在門口的生態園區耕耘栽培,分享地瓜一天天在土中長大和選拔「地瓜大王」豐收的喜悅,也體驗先民在惡劣環境中打拚,一代代繁衍下去的番薯精神。
高粱與小麥是金門最主要的經濟作物,也是大地母親滋育子民的營養,做為全島最大規模企業的金酒,營銷成果更是牽動金門的經濟脈動,透過參與性、體驗性較高的實作「食農教育」,正是讓小朋友真正扎根鄉土教育,對這座成長的島嶼有更直接、深入認識的顯著例子。
如今,陳為信校長和當年安排社區阿嬤指導小朋友削皮、銼簽和曝曬地瓜的學務主任許雪芳已轉任金湖國小、柏村國小校長,讓人期待在他們活化鄉土教學,活潑的主題設計下,可以將與金門大地契合的食農教育,進一步再擴展下去。
金門植物園七月將開辦2梯次的暑期兒童營隊「金門植學苑」,帶領學員在植物園區學習手抄紙製作、天然顏料的萃取、野菜烹飪、植物童玩,讓小朋友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長特性,以及這些植物「好用」、「好玩」、「好吃」的有趣地方,寓教於樂的規畫受到家長和小朋友歡迎,同樣相當讓人期待。
食農教育在各地蔚為風潮,農業、食物等相關問題愈來愈受到關注,希望在學校深化食農教育後,也能讓食安取得進一步扎根與確保的成果。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