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災「韌性」與環境「永續」思考
今年幾場颱風降雨下來,集中考驗了縣府及鄉鎮公所對於災害的預防與應變能力。七月下旬,「杜蘇芮」颱風進逼,縣長陳福海提前數日,要求縣府各部門針對全島易淹水區域、重要道路、機關學校、海空港等地巡查核檢。同時也開設災害應變中心,落實各項防颱整備。歷經十小時的颱風侵襲過後,共造成8千戶民宅停電,以及總兵署內老榕傾倒,和全島各地路樹、招牌被強風摧折斷落外,似乎也沒有發生大家預想的、發生在2016年的「莫蘭蒂」颱風那樣嚴重的災情出現。
緊接著,八月底、九月初的「蘇拉」颱風以及中度颱風「海葵」,陳福海縣長更是特地與行政院內政部、經濟部等部會電話聯繫,討論因應措施,並請求台電超前部署、提前增援人力,以利在災情發生後,能第一時間投入搶修復電工作。
幸運的是這兩颱風並未帶來更嚴重的災損,也彰顯了各項防災措施並非虛應故事。然而,颱風之所以為天災,正因為「天意」的不可測度。以「海葵」而言,風力等級規模並不突出,但外圍環流所挾帶的降雨,卻造成全島大範圍的淹水、各地山坡與田壟嚴重的「水土流失」,也暴露出金門這塊土地長久以來「隱患」,意即土地承災的「韌性」不足。
前幾年,金門的乾旱缺水,導致全島各地小麥與高粱契作的農損,但因為「兩岸」早有「通水」合約,至少在民生用水及部分灌溉用水得以保障,也凸顯了兩岸通水政策的明智與預見性。而去年底至今,金門似乎不那麼缺水了,甚至,水還多得造成了一些災害,以至於有議員不斷發出要求縣府儘快與大陸協商改變「定量」供水合約的聲音。
兩岸供水合約合不合理,是否可以改成「按需供水」當然可談。大陸衡量當初各項建置成本,要求合約「定量」,原也無可厚非;如今,若欲改變合約,改成對金門財政支出較為有利的「按需供水」,無非就是供水的「單價」調高而已,甚至,大陸「單向」讓利也並非絕無可能。議會的議員作為民意代表,也可先行組團赴陸溝通,為民爭取最大利益。
但,協商檢討供水合約是後話。先說說金門土地承災「韌性」何以不足?「環境永續」是近一、二十年來全球所關注的議題;是圍繞著探討上天(老天爺)如何合理的經營「地、水、火(太陽)、風」等資源,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個很大的題目,很難三言兩語講明白。
就先以金門土地利用為例,自從實施「高粱與小麥契作」保價收購政策以來,其實,離政策原意已經很遠,非但傳統小農並未得到實惠,反而是對金門土地逐漸形成「不可逆」的傷害!契作為了「機械」耕作方便,把很多傳統田界推平、移高補低,對整體地貌改變很大;為了保收成,經常性地使用農藥,藥物殘留地表;農耕機經常性「翻土」,在田地裡來回翻壓,表土層以下經過長期重機械輾壓,容易形成「板結」的「不透水層」,使得遇到雨天,更容易讓表土層的「有機質」沖刷流失(海葵颱風過後隨處可見);長此以往,土地「肥力」會日漸貧瘠;之後,為保作物生長,又會施以更多「化學肥料」彌補。如此往復循環,土地承災韌性逐漸喪失,環境永續更無從說起。是故,為金門子孫長遠計慮,有些政策是該通盤檢討了。